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

  •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文化基础

    王宝治;陈康帅;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对于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他的法治思想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古代韩非子的奉法、变法、法不阿贵、以法制权思想,近代严复的民本思想和权力制衡监督理念,以及现代老一辈领导人法治实践的经验等都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9年02期 v.42;No.199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空间正义、全球政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兼论大卫·哈维的全球正义思想

    魏强;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空间生产和资本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迈进了一个空间生产实践的新纪元。对空间及其正义问题的研究成为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或新范式。作为空间修复策略的全球空间生产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中凸显着空间非正义问题,使人类的生存面临着根本性的挑战。在大卫·哈维看来,要推进全球空间正义,必须建构差异的全球政治学,同时重新扎根于日常生活开展综合的、多样化的反资本主义斗争。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全球发展问题、全球正义问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为解决全球发展与正义建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同时也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远大理想指明了奋斗方向。

    2019年02期 v.42;No.199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马克思主义与时代

  • 论阿伦特对马克思思想的历史性误读

    蒋邦芹;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阿伦特批判马克思思想甚至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阿伦特主要从政治学的视角研究马克思思想,这种研究偏离了马克思的哲学本体;其二,阿伦特研究马克思思想的目的是发现其思想中的极权主义因素,这一目的歪曲了马克思思想的辩证本性;其三,阿伦特在海德格尔批判劳动和科学技术立场中研究马克思的思想,遮蔽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丰富内涵。

    2019年02期 v.42;No.199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马克思性别和家庭思想简评

    希瑟·布朗;李秀玲;

    近年来,在女性主义学术领域探讨马克思性别和家庭思想的并不多。但在以往研究中,大多数西方女性主义学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倾向于经济决定论,而且在性别和家庭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之间也没有实质性差别。事实并非如此,马克思具有不同于恩格斯的丰富的性别和家庭思想,马克思指出,性别是理解劳动分工、生产和社会的重要范畴,家庭形式和社会其他领域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由此把性别和阶级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推向了深处。

    2019年02期 v.42;No.199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历史研究

  • 清代理藩院对外藩蒙古的法律管辖——以直隶口外地区为例

    陈肖寒;

    清代理藩院对外藩蒙古的法律管辖,主要体现在其掌握全部的立法权和部分的司法权。此外针对特定类型的案件、特殊的政治场域和特殊的人群,清廷有时会抛弃"因俗而治"的原则,专门制订有针对性的法律并审判之。但是所谓的"蒙古律"在清代已经大大"常规化",这一趋势使得直隶口外地区的外藩蒙古完全内化于中央集权的国家之中。量刑加重主义、对"内地""边外"的重新诠释、在一些领域清廷不分族群而制订专律以为因应,都证明外藩蒙古在法律上没有获得任何特权,更不可能谈及什么"自治"。蒙古在清代的臣服,是清朝有效的实际统治使然。

    2019年02期 v.42;No.199 2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康有为今文经学与儒学的政治转向

    刘星;

    康有为今文经学在中国近代思想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引领了时代潮流。康有为今文经学利用西学、西政对儒学进行重构,"尊中""尊儒""通经致用"成为他一生中矢志不移的追求,康有为致力于儒学的政治建构,客观上促进了儒学的近代转型。

    2019年02期 v.42;No.199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中国金融史专题研究

  • 天津银行公会与废两改元在天津的实施

    申艳广;

    废两改元是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改变货币制度中"两元并用"的混乱局面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币制改革。倾向于近代化经营管理的银行及其代言人主张废除银两,只用银元,改变在洋厘和往来结算等方面长期受制于钱庄的局面。以与废两改元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天津银行公会为中心,考察废两改元在天津的实施过程,对币制改革及近代金融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2期 v.42;No.199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四行两局”会计处之筹设过程探析(1942-1944)

    冯国林;

    1931年4月1日,国民政府主计处正式设立。主计处下设会计、岁计、统计三局,系依据超然主计之理念而设。"四行两局"作为国民政府重要的金融机构,在国民政府金融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民政府主计处业务的推进,对"四行两局"设立会计处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四行两局"是重要的公有营业机关,组建会计处的过程较为曲折,围绕"四行两局"组设会计处,国民政府与"四行两局"经过多次博弈,最终会计处得以设立。由此管窥国民政府超然主计制度推行之曲折与艰辛,对丰富国民政府主计处的历史研究不无裨益。

    2019年02期 v.42;No.199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西方哲学专题研究

  • 哲学咨询、心理咨询与教化哲学

    杨玉昌;

    哲学咨询、心理咨询与教化哲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哲学咨询与心理咨询都以谈话为主要的手段,但两者在谈话的性质、方式上各有侧重,可以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哲学咨询的谈话与教化哲学所主张的谈话性质相近,前者可以从后者中得到说明和支持。因此,哲学咨询介于心理咨询与教化哲学之间,既是对心理咨询的补充,也是教化哲学的一种实践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9年02期 v.42;No.199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柏拉图完美城邦的“相”论——哲人为王

    罗兴刚;刘鹤丹;

    柏拉图不仅在个人视域更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阐释了自己的"相"论问题。在柏拉图看来,完美政制构型是基于幸福生活的理性分析所获得的社会生活最高的型相;完美的政制需要城邦整体和谐,完美城邦的建立则需要哲人为王;而哲人为王的根本目的即是不仅要哲人自身而且使得整个城邦都过一种哲学式的爱智生活,爱智是哲人最高的相。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完美城邦作为"相",其根本的任务在于爱欲教化。

    2019年02期 v.42;No.199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美学研究

  • 从文化术语到文论范畴——“藏拙”美学意蕴发微

    程景牧;

    "藏拙"是一维重要的审美范畴、概念、法度,具有深厚的美学意蕴与文化特质;既是古代文人的一项处事原则,又是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术语;既是形而下的理论依据,又是形而上的抽象理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美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价值。"藏拙"由起初的一个文化术语,发展到一个具有体式化意义的美学范畴即体现出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演进特色,尤其是古代文艺理论发展衍变的规律,是以,探究"藏拙"的美学意蕴,是中国美学与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9年02期 v.42;No.199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诗经》研究

  • 日本古文献与清辑本《韩诗》的订补

    吕冠南;

    日本古文献载录了大量汉代《韩诗》学派的佚文,这些佚文既可补充不见于中土传世文献的《韩诗》异文遗说,又可用于校订清代学者的《韩诗》辑本。这两方面说明此类文献在订补《韩诗》辑本方面有重要的文献学意义,它们在为重辑《韩诗》佚著带来新材料的同时,也为《韩诗》研究的深入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02期 v.42;No.199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十七年合作化小说与土改小说的渊源关系探微

    曹金合;

    对十七年的合作化小说进行谱系学和发生学的考察分析,不难发现与土改小说的渊源关系。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主题意蕴的表达,阶级论视阈下的人物形象塑造,二元对立的情节结构的铺排都在这两类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只不过是后来的合作化小说在借鉴原文本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而已。

    2019年02期 v.42;No.199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娱乐文化、意识形态与快感经济

    王伟;

    娱乐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态与变迁均与意识形态有着复杂的紧密联系,涉及快感配置、意义生产及社会认同等重要议题。娱乐文化内部构成多样且相互间不断博弈,较为典型者为雅俗之争。文化工业与快感经济引发了关于快感政治不同理论取向的论争,不宜笼统地全盘定性,走上褒贬的极端。现今,娱乐文化的全球性与本土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应认真鉴别、批判地借鉴域外的娱乐文化产品,同时努力提升本土娱乐文化的生产水准。

    2019年02期 v.42;No.199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研究

  • 略说河北方言词汇层面的形象色彩问题

    吴继章;李燕凌;

    依据以往的相关研究,汉语词语与印欧语等其他语言相比具有较为丰富突出的形象色彩。普通话词语的形象色彩问题以往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语形象色彩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成语(普通话)/俗成语(河北方言)、"自造词"等词语类型和一部分类型不明显的词语上。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方普在对前代语言继承上以及方普的使用者在知识水平、文化心态、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河北方言形象色彩词语的描写分析不仅对河北方言词汇全面深入调查研究是必须的,而且对我们全面认识河北的社会与文化也具有重要作用。~①

    2019年02期 v.42;No.199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方言研究在文化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意义——以山西民歌、山曲、说唱等为例

    蒋文华;乔全生;

    方言和地方文化互为表里。文化生态保护,是整体活态化的,方言既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方言研究在如何实现文化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从山西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存在形式看,方言就是非物质文化的根和魂。方言研究既是文化生态保护的手段,也是其基础。

    2019年02期 v.42;No.199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社会公平影响政府信任的制度和文化路径分析

    马永强;麻宝斌;

    政府信任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石,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和认同,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社会公平是公众朴素的现实诉求,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不容推脱的基本责任。研究发现:第一,社会公平直接影响政府信任。对社会公平程度评价越高的人们越倾向于信任政府。第二,社会公平通过影响政府绩效间接影响政府信任。对社会公平程度评价越高的人们对政府绩效的评价越好,对政府绩效的评价越好的人们越倾向于信任政府,政府绩效对社会公平和政府信任具有中介作用;第三,社会公平通过影响社会信任间接影响政府信任。对社会公平程度评价越高的人们越可能持有更高的社会信任水平,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人们越倾向于信任政府,社会信任对社会公平和政府信任具有中介作用。

    2019年02期 v.42;No.199 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