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古田会议决议与共产国际

    张喜德;蔡丹;

    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篇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结晶,是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党情和军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灵活地运用于中国环境的独特创造。但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共产国际也给予了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从历史背景上看,共产国际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和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主要内容上看,共产国际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和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提供了珍贵的思想资料;从直接原因上看,共产国际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和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推动力。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弄清毛泽东建党思想形成的来龙去脉、内因与外因,从宽广的视角,客观地、真实地、科学地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具有十分珍贵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2010年02期 v.33;No.145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基础

    李晓明;

    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提出开展"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涉及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设想;提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础等等,这些思想原则,成为我们党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基础,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010年02期 v.33;No.145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研究

  • 金融危机对增长模式的冲击刍议

    张汉斌;

    金融危机使负债增长模式受到质疑;金融危机使利用需求管理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倾向面临挑战;金融危机使基于资产价格膨胀与信用扩张循环的非理性扩张行为受到诟病,一旦资产泡沫破裂便打破循环并诱使信用紧缩、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金融危机使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硬着陆",造成了经济周期的内生化和不对称性。

    2010年02期 v.33;No.14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境生产要素的租赁化管理分析

    李艳丽;李利军;

    环境生产要素是一种独立参与企业生产的资源形式,人类在对其不断加深认识的同时,也在探索合理的管理模式。当前,环境生产要素管理在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产权问题的困扰。经过分析,提出环境生产要素应当归国家所有,政府在管理环境生产要素时可以借用租赁理论将排污权的使用权让渡给厂商,并允许厂商之间进行租赁权的转让。租赁理论的引入可以使排污权交易制度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以利于环境生产要素管理市场化的顺利进行。

    2010年02期 v.33;No.14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GB模式小额信贷参与农村扶贫贡献率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幸福工程项目为例

    王春蕊;姜又鸣;姜伟;

    利用河北省幸福工程小额信贷项目10年评估调查数据,对小额信贷参与农村扶贫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在控制影响项目户家庭收入水平其他变量的条件下,小额信贷额度、项目类型和项目经营状况各项指标对贫困家庭收入水平有着显著影响,其中项目盈利对项目户收入水平的边际影响达到9.42%。小额信贷在农村扶贫中的贡献率较高,对我国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0年02期 v.33;No.145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实现充分就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涉性考量

    王利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充分就业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可以从多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背景下,探索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以充分就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2期 v.33;No.145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博物馆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张葳;李彦丽;

    博物馆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博物馆蕴藏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具备开展博物馆旅游的良好物质基础。根据河北省域范围内博物馆旅游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河北省博物馆旅游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空间维—地域拓展;时间维—差时经营;虚拟维—网络宣传。具体的开发模式有:设立特色纪念品店;提供配套的视觉服务;开设快餐店等休憩区等等。

    2010年02期 v.33;No.145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张俊桥;徐红新;

    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经历了实践探索、理论探索并在实践中推广、制度化法律化等几个阶段。可以预见,将来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将在制度设计上更科学、申领程序上更合理、监督上更有力。

    2010年02期 v.33;No.145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机制研究

    翟海峰;孙晓飞;

    随着被害人学的发展,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成为世界潮流。我国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切实关注刑事被害人的处境,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我国应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对象及内容、补偿资金的来源和管理、补偿的具体操作程序以及补偿的例外情况四个方面来构建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2010年02期 v.33;No.145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哲学研究

  • 马克思美学思想中的欲望观

    刘颖;

    马克思认为欲望具有能动和受动的二重性,二者对立统一于生产实践中的人。在社会生产发展的视野下,审美活动同样受生产实践的建构作用。马克思美学的审美维度就此分为两层:理想审美层面和异化审美层面。生产视点也使得马克思美学中的审美主体带有了实践主体的特点,异化的实践主体通过货币中介使异化的欲望和异化的审美直接联系起来,这种状况与"美的规律"的相互作用使现实审美活动不断发展。

    2010年02期 v.33;No.145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传统中国“鬼”到西方现代“魔”——论鲁迅“个人—人道”思想的发展

    王初薇;

    幼年时期的鲁迅在绍兴古越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对中国民间"无常"、"女吊"鬼的偏爱,日后东渡扶桑又对西方精神界的恶魔派诗人、哲人产生了强烈的精神认同,这一先后承续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中国"鬼"到西方"魔","无常—女吊"与"尼采—托尔斯泰"在精神气质上的结合发展了鲁迅思想中"个人—人道"的张力场,彰显了他在文化思想接受上一脉相承的叛逆性气质——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在这一基础上实现了跨越性的契合。

    2010年02期 v.33;No.145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天主教和儒家孝论的冲突与对话——以《天主实义》为中心的考察

    李韦;李华伟;

    明末,围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语而展开的争论,使儒家和天主教孝论的区别得以凸显。为调和儒家和天主教关于"孝"的观念,利玛窦附会儒家文化,用儒家的"孝"来比附人与上帝的关系。在这一比附中,人与神之间的无限距离这一神学维度隐匿不见。儒耶孝论的冲突中,另外一个问题得以凸显,那就是天主教重视个体救赎与儒家重视维系血缘亲情之间的冲突。尽管争论中存在诸多冲突与误解,但在解释学看来,不可否认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2010年02期 v.33;No.145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试析个人品德建设的方法论问题

    乔荣生;王建刚;

    个人品德建设的方法论即作为认识和完善公民品德、实现特定道德价值目标的普遍性方法,主要包括认识方法论和实践方法论。前者是对我国现阶段公民品德的总体状况的认识、评判和理论反思。后者就是将公民品德建设的方法论知识与个人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转化为具体的手段、技巧和途径,发挥方法论所特有的调节、引导和控制功能的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评判活动和人文创造实践,它需要从相关知识中剥离出创新所必需的材料,同时也离不开对公民品德实践和认识进步之特殊规律的把握。其创新过程主要有完善和发展已有方法以及提出新方法等。

    2010年02期 v.33;No.145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社会学研究

  • 重新认识作为分析工具的“嵌入性”

    李春霞;

    "嵌入性"作为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术语是格兰诺维特在1985年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中提出的。围绕着"经济行动嵌入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这一立场,经济社会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对于"嵌入性"这一概念本身的认识还远不够清晰,在很多地方存在着混用与误用的情形。厘清"嵌入性"这一概念使用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为分析工具的"嵌入性"的几种可行的研究进路,从而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夯实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2010年02期 v.33;No.145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揭秘与超越的二重奏——布迪厄的治学目标

    李全生;

    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治学目标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其思想理论的一条途径。揭示社会生活的隐秘和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是他的两大治学目标,这两大目标是内在统一的。布迪厄在其学术活动中为这两大目标做了积极的实践,特别是体现在他的"场域"和"惯习"两个概念中。尽管布迪厄摆脱不了结构主义的影响,但其学术创见和理论贡献却不容置疑。

    2010年02期 v.33;No.145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现实语境下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赵冰琴;赵智岗;籍雪梅;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主导推动,社区建设开展的热烈而富有成效。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政府的社区管理陷入"两难困境",社区发展进程受阻。因此,应探索建立新的社区管理模式,如建立"一心一会一站"的社区管理模式;完善双向考核和监督问责机制,确保管理重心真正下移;优化社区治理结构,实现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引导居委会资金来源多元化等等。

    2010年02期 v.33;No.145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文学与语言学研究

  • 曹植和他的《洛神赋》

    李焕有;

    人神相恋作为文学意象源远流长,彰显着生命兴发与礼防压抑的对峙,其内涵包含着对世界、人本身及人的生活的探究、批判和思考。《洛神赋》,既表现了洛神的旷世之美,且相互爱悦;又传达了人神之间因人神道殊而不得不以礼自持,导致了爱而不能终相厮守的遗憾与怅惘,并且透露了曹植想借助人神之恋来宣泄自己内心的苦闷,获得精神慰藉和情感补偿的愿望。曹植身上,儒、道、侠思想兼而有之,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相济性和开放性,造就了他只能"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成一家之言"的人生宿命。

    2010年02期 v.33;No.145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论《品汇》、《正声》对明代唐诗学的影响

    孙春青;

    明初高棅的大型唐诗选本《唐诗品汇》、精选本《唐诗正声》在明代传播极为广泛,二者不仅从选诗、体例、经典诗作的确立上影响了明代唐诗诸选家,更在"四唐分期"、重视辨体、以声调论唐诗等方面深刻影响了有明一代的唐诗观,是明代唐诗学的理论起点,其唐诗观念到现在仍然被我们接受、使用,在唐诗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2010年02期 v.33;No.145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出土文献与同源词判定

    李冬鸽;

    出土材料中相关字词的古文字字形、出现的时代、记录某些意义的早晚所综合反映的情况能够帮助判定同源词。其具体方法有二:以同源词的派生原理为依据确定同源词;利用出土材料中的"音近义通"(古音相同或相近,词汇意义相通)确定同源词。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准确确定相关年代与词义的引申关系,才能确保同源词判定的科学性。

    2010年02期 v.33;No.145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5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历史研究

  • 唐宋时期国有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

    姜密;

    唐宋时期,国有土地政策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将国有逐渐转为私有,其中第一步即是改变经营方式:由原来的国家直接经营转为租佃经营。之所以改变经营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国家直接经营入不敷出;其二,大量国有土地被豪家侵占。

    2010年02期 v.33;No.145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资治通鉴》中的礼治与德治思想

    丁万明;

    礼治和德治思想是贯穿《资治通鉴》中的重要思想,在《资治通鉴》中,礼治思想是意识形态的最高准则,德治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执政纲领。"立政以礼"是封建君主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政以德"则是贯彻基本原则的思想路线,而教化是礼治和德治的具体实践。历史证明,礼治和德治思想是有生命力的。

    2010年02期 v.33;No.145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近十年来董仲舒研究述论

    高春菊;

    多年来,董仲舒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热点。综观近十年董仲舒研究的全貌,在原有研究方向与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呈现出理论观点愈加具有创见性、视角愈加新颖独特、选题愈加精细具体、领域愈加宽广的特点,研究者在注重研究历史问题的同时更加关注现实问题,不断推动董仲舒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实现新的突破。

    2010年02期 v.33;No.145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民初新闻舆论与“善后大借款”事件

    杨晓娟;

    民国初年,财政危机日迫,袁世凯政府为维持政局的稳定,开始了向外国银行团借款的交涉。在此期间,新闻媒体发起了先是反对借款附加的苛刻条件,后是反对违法借款的两次舆论高潮。由于两次反对借款的舆论高潮发生时的政治形势变化,袁世凯政府采取了由容忍妥协到强硬钳制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反借款舆论虽然在袁世凯政府的强力控制下终被平息下去,但却为袁世凯将来的众叛亲离及其统治的终结埋下了隐患。

    2010年02期 v.33;No.145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卜凯在安徽宿州的农业改良与推广

    杨学新;阴冬胜;

    卜凯1915年以农业传教士的身份由美国来到中国安徽宿州(当时称宿县),1920年受聘于南京金陵大学,在宿州工作生活了近五年。其间他深入农村和农户,了解中国农民的农业生产状况,传播农业科学知识,进行选种实验,推广美国先进的农业技术,由一名农业传教士转变为一位农业专家。

    2010年02期 v.33;No.145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转型时期意大利婚姻形态的变化

    李君芳;

    在近代化转型时期的意大利,传统的婚姻伦理观念受到冲击,性道德观念发生变化,人们私生活混乱,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14、15世纪之前意大利妇女普遍早婚,夫妇年差较大;随着精英妇女参与宗教、政治、文化活动,中下层妇女参加社会化生产,男女尤其妇女初婚年龄上升,夫妇年差缩小,到17、18世纪,晚婚晚育成为近代婚姻模式的主流。

    2010年02期 v.33;No.145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不能回避的几个问题

    汪金国;汪毅刚;

    我国学术界在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过程中,仍然没有就一些常识性问题达成共识。因此,应改善和提高学术过程中汉语的驾驭能力,剔除学术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在创建国际关系理论过程中树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完善。

    2010年02期 v.33;No.145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影响中国公民社会政策参与范围的因素分析

    马润凡;

    公民政策参与已成为现代政府推动公共事务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但在公民社会的利益取向及其对政策过程的关注度、政策过程的开放程度、参与的成本与效率因素以及政府的信任程度等五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中国公民社会实际参与和影响政策过程的范围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这不但会影响中国公民社会成为政策过程中一股正向有序的建设性力量的进程,而且易制约具有民意基础的政策过程的良性运行。因此,在追求和实现政府善治和社会和谐双重发展目标的当下,对上述五大因素的分析和探究显得尤为必要。

    2010年02期 v.33;No.145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建国初期开展思想文化批判的思考

    孙凯;王莉;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各种风险的考验。在思想文化领域清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导地位的任务十分艰巨。正确认识建国后开展的思想文化批判所产生的历史作用是值得人们深思的课题。

    2010年02期 v.33;No.145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国共关系展望

    王爱冬;柏祖国;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成功促成同国民党的两次合作,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它们各自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广泛性、复杂性和特殊性。进入21世纪的国共关系正处于历史的微妙时期,两党是否能再次合作直接关系到两岸和平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有必要对国共合作的前景做一些思考和分析,能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010年02期 v.33;No.145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对学术期刊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冯春明;郑松涛;

    对我国现行学术期刊的评价模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分析,对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2010年02期 v.33;No.145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河北媒体网站创新性发展研究——以燕赵都市网为例

    刘森;殷艳芳;赵胜潮;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传播优势冲击着传统媒体,媒体网站的建立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综观河北省媒体网站的发展,要想获得充分关注,就要坚持创新,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特点,凸显河北地方特色。

    2010年02期 v.33;No.145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五行说”传统色彩观的传承与发展

    张杰;张伟;

    "五行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哲学观之一,"五色"观是五行学说的引申与发展,成于周,发展到汉代已具雏形,并在理论和色彩的实践经验方面得以发扬。"五色"被认为是构成世界秩序的成分,是可以相互转换、相互比附的整体系统,色彩已经转换成思维的认知符号和图式,是一种对内视心象的文化反思。传统色彩观历经发展又延伸出了更丰富的含义,为现代设计中色彩的分析及处理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背景。

    2010年02期 v.33;No.145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0 ]
  • 非公有制经济法律研究的新视角——评《民商法视域下非公有制经济法律规制与保护问题研究》

    孙燕山;

    2010年02期 v.33;No.145 17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