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胜利;李运昌;
真理是认识论乃至整个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之一。哲学在古希腊有"爱智"之意,因而有人把古希腊的认识论称之为知识论,贯穿核心的是一种求真的精神。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具有无可遮蔽的光芒和难以僭越的地位,其中也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然而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误读,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走向了歧途,其本真被遮蔽、遮光,可谓历史与现实的背景、作者与解释者之间的反差使然。应该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则和方法重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还其以本真面目。
2007年05期 No.13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占信;
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和当代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关注环境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重大意义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呈现出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环境友好的提出,标志着我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7年05期 No.130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丽娟;武晓光;
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日趋多元,国家在设定本国国家利益的目标上也随之多元,外交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世界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强的情况下,经济手段愈来愈多的被国家用来实现其政治战略目标。经济外交对保障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07年05期 No.130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爱冬;刘森;李桂萍;
公共权力的一个基本悖论是公共权力的个体行使。由于公共权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有效监督不能把官员假设成"人民公仆",而应将其假设成"贪官污吏";有效监督的条件必须是直接监督、独立监督、有权威的监督。我国公共权力监督失效是由于监督形式多且流于形式;各学科所推崇的"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社会制约权力"范式都存在一定缺陷。一种新的"合力监督论"值得研究。在我国,要使监督形成合力,一个有效途径是使监督法制化,即尽快制定《监督法》、《反干预法》和《信息公开法》。
2007年05期 No.130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庆文;马悦红;马悦涛;
县级政府在我国当前的政府层级体系中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在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县级政府应积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努力协调并整合社会的不同利益,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现阶段,县级政府必须全面加强政府管理的观念更新、职能转变和行为规范,确立起"公共服务型有限强势政府模式"。
2007年05期 No.130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董利群;穆灵敏;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2007年05期 No.13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慧霞;赵然芬;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不仅包括数量安全,更加强调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尽管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程度较高,但人口规模持续增加、耕地数量不断减少、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使我国未来几十年内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要保障粮食安全,就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靠高新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到"藏粮于田",采取相应措施增加粮农收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农力度。
2007年05期 No.130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马胜平;宋双印;张小勇;
农村实用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地域、产业、层次分布不合理,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在实践中可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管理服务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等途径予以解决。
2007年05期 No.130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赵冰琴;赵智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单个中小企业的发展正遭遇融资"瓶颈"、研发创新力量不足和竞争力水平低等问题。而产业集群是一个有较强生命力和创新力的企业组织形式,不仅可以弥补单个中小企业的不足,还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崛起。
2007年05期 No.130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素华;王龙;
老龄社会是21世纪我国的重要国情并对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完善保障功能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然而,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难以独撑社会稳定发展所赋予的重任。建立基于劳动互换的为老服务体系,合理设计制度,将可以有效调动其他社会资源来弥补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并使之发展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辅助力量,是集可行性、经济性、有效性于一身的最佳选择。
2007年05期 No.130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赵小兰;耿永志;
就业保障是失业保障的新发展,就业保障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就业。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远未建立起来,这主要表现在政策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保障就业的整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等几个方面。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障体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完善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创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公平环境,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体系的整体功能。
2007年05期 No.130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冯淑然;段志敏;
20世纪以来,顾况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冷清到热烈、从作家到作品的发展过程,在作家的生平研究、作品研究、版本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存在一些问题和可拓展的空间。
2007年05期 No.130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铁梅;马琳萍;
八股文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流传和影响十分广泛,但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尚有待于深入考订。八股文之称"时文",有与时俱进等多层含义;八股文专场考试又名"前场",反映出明清统治者以科举考试推行程朱理学的目的;八股文代言的最高境界并非惟妙惟肖,越像越好。
2007年05期 No.130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建男;
清末民初特定的时代语境,促使知识分子不断反省传统文化的积弊,并将思想启蒙作为救亡图存以及文化重建的药方,小说的普及面和独特功效激发了梁启超小说新民的冲动。然而,小说为谁而作,普通现实读者还是理想读者?这一问题的取舍不定构造了梁启超小说观的内在矛盾,两类读者审美规范的冲突鲜明地呈现了梁启超试图整合小说为谁而作与小说为何而作的尴尬和无力。
2007年05期 No.130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宇宏;
曹禺戏剧被视为中国现代纯粹戏剧的最高典范,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文本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叙述话语。这些叙述话语不只是为了第一文本的完美呈现而存在,它是作者凸显个人话语的主要途径,是对第一文本内涵的阐释、补充乃至颠覆、提升。因此,对曹禺戏剧叙述话语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开拓曹禺研究的新视野。
2007年05期 No.130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川平;
汪曾祺是一位注重风俗和地域文化描写的作家,创作了大量以故乡人事为题材的小说,包括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受戒》和《大淖记事》。他的小说展现出对俗世生活和普通百姓的浓厚兴趣,堪称一幅凝结着大美与大爱的画卷。
2007年05期 No.130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0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永东;
租界时代上海的颓废意识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西方颓废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与租界语境密不可分。西方的颓废思潮传播到租界化的上海后,受到租界文化语境和时代语境的改造,一方面与中国传统的名士风流以及租界的疯狂享乐观念相结合,另一方面,讲求文艺功利效应的文艺家又试图以人文主义和民族大义的观念来重新划定颓废的意义边界,由此,生发出多种颓废文本样态,造成了二三十年代文学的颓废风格。
2007年05期 No.130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正栓;李会芳;
英国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消极能力"和中国古代美学家庄子所提出的"物化"是一对相似的诗学概念,分别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因为二者产生的文化语境不同,这两个看似相通的诗学概念之间却有着巨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主体状态、认知方式、体验目的以及师承渊源和影响上。
2007年05期 No.130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何艳杰;
学者们对于五帝时代存在纵向观和横向观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以社会人类学的酋邦概念来重新审视文献中的五帝时代,可知五帝时代应该是中国酋邦轮回时代史迹的历史沉淀。酋邦轮回是中国酋邦时期即五帝时代最普遍的现象,因此酋邦轮回应该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主要路径,酋邦轮回的结束,酋邦宗主权世代固定在某一氏族内部传承并为其他酋邦所承认,应该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2007年05期 No.130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燕军;
钱荒并不是"钱重物轻",北宋钱荒不是铜钱供应不足,而是结构性供需失衡。农业税收的集中性与财政开支日常化的矛盾,以及东南"财源之地"与财政开支"内赡京师,外实边鄙"的矛盾,使得货币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最终形成"钱荒"。
2007年05期 No.130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岚;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张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又要求党报要具有坚强的党性,并就如何实现新闻的真实性和党性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新闻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其关于党报党性原则的阐述也是与时俱进的。在新闻真实性原则和党性原则的关系上,中共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不矛盾的,实事求是是党性原则的根本要求。
2007年05期 No.130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郑保章;杨理光;
科技传播是以科学技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活动,与社会多方面因素相关联,且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形成科技传播生态。科技传播生态研究对我国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传播生态学视角审视科技传播生态,阐述了目前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现状,并尝试提出科技传播生态管理方案。
2007年05期 No.130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邵军永;
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由于经济基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和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发展既在相互吸收和借鉴中走向世界化,又在自觉和创新中彰显个性,世界化和民族化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2007年05期 No.130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炜;杨玲燕;
塞尚画面上以色彩冷暖表现明暗和视角的变化的特点,只是其画面的表面现象。他在极度艰难的构思困境中不断行进,打破古典绘画透视法的视觉观念和思维模式,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的绘画语言和理论。这一探索终其一生。这是一种超前意识,真正的塞尚的思维模式属于未来。
2007年05期 No.130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建鑫;任志宏;
尼古拉.亚克夫列维奇.柴金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创作的《b小调奏鸣曲》是世界上第一首手风琴奏鸣曲,也是世界手风琴艺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成功地将奏鸣曲引入到民族器乐作品中来,并将交响音乐的构思创作方法运用到手风琴创作中,为手风琴艺术创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2007年05期 No.130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