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军,汪军
合法性建设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 ,在党的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合法性资源十分丰富 ,但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和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 ,党的传统合法性资源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迫切需要我们在挖掘传统资源潜力的基础上 ,不断进行新的合法性资源的开发 ,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2004年06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陶艳华
政治腐败是国家秩序生活中的异质因素 ,是政治权力根基的蛀虫 ,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阻力。政治腐败在我国主要指公共权力行使者超越或滥用公共权力。政治腐败的原因可从公共权力行使者和公共权力本身来分析。从这一分析可以看出 ,对政治腐败进行德治和法治应是防治政治腐败的治标治本之策
2004年06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呈琮,丁志宏
人力资本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基础 ,是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才资源的流动性增大 ,各个高等院校都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和招揽人才 ,就给高等院校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带来风险 ,降低了高等院校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对高等院校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分析高等院校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采取措施防范高等院校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对于提高高等院校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提高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4年06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郑辉,刘飞
柏拉图将伦理学的主题从苏格拉底的个人德性修养、学习转移到国家、公民的正义上来。他从国家和个人相互依存的思路出发 ,将国家和公民个人的正义紧密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国家与公民个人合一的正义观。这是贯穿《理想国》一书的思想主线 ,全书就是对国家和个人的正义何以能一致 ,如何一致 ,怎样一致的解答。最终通过正义的实现到达他所追求的至善的国家 ,使所有公民过上幸福的至善的生活 ,实现其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
2004年06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张艳玲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就其含义、基本思想有所不同 :知识考古学重深层结构、重知识 ,系谱学重表面细节、重权力。但二者并无性质差别 ,它们都试图从微观的角度重新考察社会历史 ,都试图打断历史连续性的巨大链条 ,倡导非连续性或断续性 ,非连续性或断续性是福柯思想的核心内容
2004年06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 ] - 张钦
休谟始终认为 ,在人性中自爱和仁爱同时并存 ,但比较其前期著作《人性论》和后期著作《道德原则研究》可以发现 ,他的人性论述的侧重点不同 ,这种不同是由两部著作各自的立论意旨和论述主题决定的
2004年06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曹榕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它的伦理道德对阿拉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气质的塑造 ,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对其伦理道德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以及伦理道德的一些基本的学说和规范进行分析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伊斯兰教伦理道德独特的风格
2004年06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云章,武菊芳
精神产品是生产者以脑力劳动为主 ,根据社会实践要求 ,自觉创造出的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理论化、系统化、典型化的观念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价值不同 ,精神产品的价值有自身的特点。从价值形成、价值本质和价值实现三方面揭示了精神产品的价值特征 ,为人们更好地把握精神生产的规律、指导和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4年06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世涛
审美文化的兴起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 ,它标志着美从特定的角度介入现实生活 ,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以此为关注点的审美文化研究则从特定的视角看待审美现象和美学问题 ,在引导学者关注现实、推进美学建设上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但其存在的局限也是非常明显的。鉴于此 ,今后的审美文化研究应该强化自己的问题意识 ,发挥优势 ,克服缺陷 ,以求得更大的发展
2004年06期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王长华,易卫华
汉初《毛诗》学派的形成 ,除了受先秦儒家诗说的影响外 ,河间地域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毛诗》学由产生、发展到逐渐走向壮大 ,以献王刘德为代表的河间儒学对先秦儒家思想文化给予了较为全面的继承 ,特别是对《毛诗》从文献保存、经典阐释到传播都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实际上 ,献王恪守的“实事求是”、重视礼乐教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诗》解诗特色的形成
2004年06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鲁洪生
郑玄对比、兴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在《毛诗传笺》中以“喻”释“兴” ,“兴”可美也可刺 ;而在《周礼注》中却以美刺区别比、兴。郑玄为什么会以美刺区别比、兴 ?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 ,逻辑混乱 ,观念不清。两汉时期的学者在观念上尚未将用《诗》方法与表现方法区别开 ,故难免产生认识上的混乱。其二 ,解释角度不同。当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比、兴加以解说 ,郑玄《周礼注》侧重从用《诗》方法、政教功能角度解说。其三 ,最直接的原因是郑玄随文释义
2004年06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建忠
应该利用楚简、秦简、汉简、帛书帛画、青铜器及铭文等出土文献研究屈原与《楚辞》。楚辞学者利用出土文献研究楚辞 ,往往是零碎的、局部的、辅助性的 ,大部分局限于字词训诂层面 ,少数涉及到作品层面 ,作家层面尚未涉及。而通过考古研究 ,可以追溯屈氏家族与楚王族的关系 ,探索屈原家族传统与思想渊源 ;可以论定屈原生平三大环节———从政、放逐、沉江的真实性 ;通过屈原与《楚辞》的参与和“援助” ,推进“楚文化”的研究。
2004年06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增学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中各种剪辑、组合方法的总称 ,蒙太奇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都曾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得过借鉴。在中国古代散文中 ,大量存在着蒙太奇式的表现方法和组织手段 ,蒙太奇类似于散文的句法和章法。借用蒙太奇理论 ,可以使我们更自觉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古代散文的艺术奥妙
2004年06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繁华
当下中国的文化关系与处境 ,就其复杂性而言几乎是空前的。我们遭遇了更多不曾经验的新的文化现象和景观 ,我们在惊讶、兴奋的同时 ,也常常陷于困惑和矛盾之中。如何评价、把握当下诸多的文化关系并理解当下的文化处境 ,不仅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同时它也是一个“关己”的问题。或许我们只有尽可能地描绘出当下的文化地图 ,才有可能清楚我们自己所处的文化位置
2004年06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小弘,翟永明
李锐是个具有自觉艺术追求的作家 ,他的《无风之树》即是这种追求的结果。小说不仅展现了一种悲凉透骨的生存体验 ,而且还表现出了对生存价值的追问。作品中的人物是作为象征的意义代码而存在的 ,这与文本要表达的意蕴是相统一的。在叙事上 ,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变换视角的独特方法 ,不仅加强了作品意义的传达 ,而且形式本身也具有了意义。此外 ,作品还具有冷峻凝重的诗意氛围 ,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运用和自然环境的描绘上
2004年06期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曹晓青
莎士比亚在传承古希腊戏剧创作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 ,通过创作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本质。特别是在戏剧艺术方面 ,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个性化描写不仅是他超越古人的一种表现 ,而且还是他对世界戏剧史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2004年06期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冯建明
乔伊斯小说《尤利西斯》的结尾部分“珀涅罗珀”中“女性的‘Yes’”有助于揭示莫莉性格特征 ,反映她的思维状况 ,贯穿叙事情节和显示作者精湛的小说叙事艺术。在该章中 ,“yes”可以表达莫莉对某些具体事物的肯定 ,可以表示出当时她的思维的跳跃性、游离性和随意性特征 ,有助于把她的中断的思路连接了起来 ,可以表示她对回忆中的事物的进一步强调 ,可以表示她在追忆往昔时对触动情怀的事件的感叹之情
2004年06期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秀兰
石家庄市市区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是 :1 语音系统 ,声母共有 2 2个 ,韵母共有 36个 ,儿化韵母2 4个 ,轻声读音引起韵母的变化 ;声调有阴、阳、上、去 4个单字调 ;连读变调多集中在前字阴平 ,其次是前字阳平。 2 内部差异明显 ,按有无入声字以及调值的不同分为东片和西片。 3 市区方言与北京话语音在声母、韵母、儿化韵母、调值上都有差别
2004年06期 10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王树民
殷周时代 ,一切学术都由统治者直接控制 ,史官之职也是世袭的 ,有着很高的地位和特质 ,所作之史书在一般人心目中也有很高的威信。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修史逐渐受到强暴势力的威胁 ,但仍有史官冒着生命危险修史的例子 ,涌现了一批像董狐、南史氏这样的“良史”。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史官屈从于强暴势力的事例。这些事例说明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趋于低落 ,同时史官本身也出现了许多缺陷和弱点。到战国中期 ,史官的地位已低落到世人羞而为之的地步。而伴随史官地位低落的 ,则是史官修史之风的败坏 ,强暴势力的因素越来越影响史官的修史。到西汉时 ,史官的地位已经低落到和倡优差不多的地步。
2004年06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邵治国
唐代监狱制度进一步完善、系统。唐代监狱的性质 ,有着古代监狱的共性 ,又同现代监狱有着本质的区别。史料中记载的唐代的狱政管理主要包括 :分押分管制度、械具制度、报囚制度、安全制度、居作制度和狱囚生活制度几个方面
2004年06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雅军
作为一部英国三流历史学著作 ,《泰西新史揽要》却是晚清销量最大、影响最广的西方历史学译作。这部本来以改善教会在华处境为目的的译著 ,完成出版之时恰逢甲午战争的危局 ,不仅近代中国人把它作为思想启蒙的工具 ,而且李提摩太也不由自主转移了重点 ,更多参与到近代中国的变革论争之中。李提摩太的很多工作 ,诸如译书、文章著述、参加反缠足会、创办山西大学堂等等 ,都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4年06期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孙涛
2 0世纪初 ,在列强军事征服的导引下 ,基督教势力大力向中国扩张 ,饱受屈辱的中华民族由知识界表现出强烈的反基督教的思想倾向。由于中国的贫弱、中西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某些传教士对中国民众所表现的骄横姿态 ,加之一些教会学校在办学理念上的严重问题 ,终于导致非基督教运动席卷中国数省
2004年06期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封汉章
“华北自治运动”是 2 0世纪 30年代中期 ,日本军国主义者假借“自治”之名 ,在华北制造傀儡政权的运动 ,是日本侵略者推行“华北分治”政策的手段。从日本侵华政策层面和运动本身考察 ,1 935年 1 2月并非“华北自治运动”的下线。 1 937年 4月 ,日本内阁抛出《对中国实施的策略》 ,标志着“华北自治运动”的破产。
2004年06期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新宪
抗日战争胜利后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不少台湾学生抱着了解大陆、学习知识、报效国家的愿望 ,选择到大陆求学。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大都具有优良的民主传统 ,学生思想较为活跃 ,加之在大陆接触到了与日据时期奴化教育性质完全不同的教育 ,形成了矢志不移追求真理的信念。台湾学生求学大陆是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 ,在教育方面与祖国大陆再次交融的具体体现 ,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2004年06期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辛彦怀
近代科学的诞生往往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维萨留斯的《人体的构造》、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以及伽利略新物理学的问世为开端 ,以牛顿力学的建立 ,以及机械自然观和实验数学方法论的形成为其标志。从哥白尼革命到伽利略新物理学的诞生 ,从维萨留斯《人体的构造》到哈维《心血运动论》 ,均与意大利大学密切相关。
2004年06期 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商杰,孙会
广告已经成为商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成功的广告是以心理科学为理论基础的 ,广告设计者要在分析受众心理的前提下 ,利用一些心理方法来取得预期的效果。暗示作为一种心理方法 ,在广告中的心理效应很明显 ,只有深入了解暗示效应的原理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技巧 ,才能达到有效的影响受众、促进销售的目的。
2004年06期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时俊静2004年06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