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彭明

    20 0 1年 7月 ,是中国共产党 80华诞。作为五四以后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一个政党 ,在从那以来几十年的时光流转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取得了使古老的中华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般变化的不朽世绩。众所周知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基础之一 ,有作为的政党是推动国家前行和发展的决定性政治力量。现代意义的中国政党仅仅有百余年的历史 ,这其中 ,中国共产党无疑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 ,并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各个历史时期 ,表现出了非凡的品格和优异的先进性。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着眼于未来。基于这样的目的 ,我刊本期隆重推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专栏。在这个专栏中 ,刊出了六位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著名专家撰写的稿件 ,这些稿件围绕纪念建党 80周年这一主题 ,以理性的精神 ,以笔谈或论文的形式 ,从不同的侧面发表了精当的见解。在此 ,我们衷心感谢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们对我刊的支持。本组文稿排名不分先后

    2001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演变的总趋势——三分归一统

    王桧林

    2001年03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张静如

    2001年03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寻求延安精神

    魏宏运

    2001年03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

    孙健

    2001年03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先进性是共产党的本质特征

    黄存林

    2001年03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强化党内监督的理性思考

    李五星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是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从严治党 ,强化党内监督 ,就必须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新时期党内监督的新特点 ,对党内监督的成效及不足 ,以及加强党内的监督机制等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以更好地发挥党内监督在加强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01年03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生产力准则

    张桂芬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顺应时代潮流 ,重新考察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以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准则 ,并把它贯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各个方面 ,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划时代的重大贡献

    2001年03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知识经济视角看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贡献

    闫占方,邵军永

    邓小平理论的许多观点与知识经济的要求相吻合 ,对发展知识经济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把握了知识经济的精髓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论断把握了知识经济的动力机制 ,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

    2001年03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科学活动中的真理与价值

    贾玉树

    科学活动是人的思想寻求客观确定性的一种感性具体的现实性物质活动 ,标志着人类思想的成熟和觉醒 ;科学真理已经不再是某种纯粹的信念或可能性原则 ,而是一种既能够实际测量与定量计算 ,也能够付诸于生产与实践的可操作性结论 ;科学理论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知识要素 ,其中基于人类特定感觉器官及其延伸的形而下的“真” ,是科学真理及其价值的基础和根据 ;真理的价值化只能就其抽象本性来讲 ,主体性决不能等同于主观性 ,任何把真理探索过程价值化的思想和观点都不仅是形而上学的 ,而且会阻碍人类认识的进一步发展

    2001年03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试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程

    柴艳萍,刘欣

    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渔猎文明时代 ,此时人们崇拜自然 ,敬畏自然。第二阶段为农业文明时代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萌发 ,人与自然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和冲突。第三阶段为工业文明时代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充分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陷入严重的冲突之中。即将到来的第四阶段为生态文明时代。此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并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2001年03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论和谐范畴与矛盾同一性

    李殿斌,贾万平

    和谐是表征事物发展状态和关系特征的辩证法范畴 ,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和谐不是绝对的同一 ,它以内在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 ,揭示和谐范畴的本质内涵 ,阐明和谐范畴在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中应有的位置 ,倡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和谐意识 ,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哲学方法论意义

    2001年03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冯玫,龙彩虹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存在着区位条件的差异。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 ,正确的区位选择 ,对企业获取生产要素 ,从而获取最佳投资收益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对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对 2 1世纪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提出了一点建议

    2001年03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选择

    王岩,张军,赵其国

    步入 2 1世纪 ,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全球化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趋势 ,这将使世界经济的状况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及发展对外贸易提出了挑战和机遇。如何顺应和利用这种趋势 ,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 ,成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加强对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研究 ,有效的利用贸易保护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001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宗教事务管理的法制化

    李树青,甘玲,李红真

    :宗教事务管理的法制化既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又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保证 ,同时也是预防非法组织产生的重要途径

    2001年03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关于村镇文化建设的思考

    崔宝珍,郝秀芬

    村镇文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现阶段必须构建村镇文化理论 ,增强村镇干部文化意识 ,强化“主体”思想 ,加大乡镇企业文化对于村镇文化建设的推动力

    2001年03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鷟生平经历及生卒年考释

    马雪芹

    张族鸟 是武则天时代较为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但由于新、旧《唐书》无本传 ,其生平经历和生卒年月均语焉不详。通过对史料的考释 ,可以廓清事实真相 ,还历史本来面目

    2001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甲寅杂志》与《青年杂志》的渊源关系

    闵锐武

    长期以来 ,人们都把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定在 1915年 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之时 ,而对章士钊创办的《甲寅杂志》与《青年杂志》的渊源关系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直予以忽视。实际上 ,《甲寅杂志》与《青年杂志》在人员和思想上有相当的渊源关系 ,它对于新文化运动核心人物群体的形成及其政治和文化取向的发展 ,起了关键作用 ,并且为新文化运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2001年03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杜波依斯与泛非运动

    张聚国

    杜波依斯之所以一生钟情于泛非运动 ,是因为他看到了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与在世界范围反对殖民主义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赋予了泛非主义以实质性的内容。他在泛非主义运动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所推进的泛非运动成为他一生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2001年03期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美国2000年大选的冷思考

    张兹暑

    美国 2 0 0 0年大选因计票混乱导致总统难产 ,两党候选人展开司法大战 ,招致全世界嘲笑 ,最终经由联邦法院裁决 ,小布什进入白宫。客观地反思这次大选 ,很难说法院干预选举体现了司法公正 ,美国人也未必会因这次大选出了乱子而废除选举人制度。但是 ,这次大选的政治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2001年03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50年来中美关系演变的特点与原因探析

    刘士田,靳利华,刘铁

    :5 0年来 ,中美关系变化主要形成了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时好时坏的不稳定的周期性变化 ,冷战后周期缩短 ,且稳定程度脆弱化 ;二是两国不是盟友也不是首要对手 ,但冷战后潜在的对峙日益尖锐化 ;三是影响中美关系有一系列因素 ,冷战后意识形态明显化 ;四是美国对华战略实施软遏制 ,战术上模糊 ,但冷战后战术上模糊明确化。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内因和外因是两国的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 ,而价值观对立和国家利益冲突是两国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

    2001年03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西欧中世纪骑士的武器装备及其演变

    倪世光,郭薇

    随着中世纪骑士制度的确立 ,骑士的武器装备也随着作战方式的改进而改进。到 14世纪末 ,骑士的防护装备达到顶点 ,铁叶甲、头盔、武器以及马的铠甲 ,使骑士的作战显得非常笨重、机械 ,战马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也大打折扣。铁叶甲的普及和发展尽管使骑士的生命安全得到进一步保证 ,但它也预示了以战争为职业的骑士集团的命运已步入穷途末路

    2001年03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金瓶梅》成书新证

    许建平

    以往持《金瓶梅》作者为“王世贞说”者 ,多认为成书于嘉靖年间 ,近来查阅王世贞文集 ,新发现一些材料 ,可否定嘉靖说 ,而确定其写于万历九年至十一年 ,书成于万历十一年至十七年间

    2001年03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西门庆原型明武宗考

    霍现俊

    《金瓶梅词话》中西门庆的原型就是明武宗 :作者依据易学理论及历史事实等 ,设计了西门庆的年龄 ,意在暗射明武宗 ;西门达、西门京良的命名 ,暗喻了“大庆法王” ,即明武宗 ;西门庆之“藏春坞” ,实为明武宗“豹房”的对译 ;《金瓶梅》中“会中十友”的情节并非虚构 ,它来源于宦官张忠自称与明武宗等为“十弟兄”的史实。

    2001年03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四贪词》与正文的矛盾看《金瓶梅》中的时代意识

    黄毅

    :“酒色财气”构成了《金瓶梅》一书的重要情节内容 ,而卷首《四贪词》的观点与正文故事描述所表现的情趣出入甚大 ,说明作者对酒色财气肯定多于否定。这种不一致正反映出当时人们从圣贤崇拜转为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时代新意识

    2001年03期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从维熙创作风格的演变与确立

    徐彦利

    回顾河北老作家从维熙的创作历程 ,可以看出历史在他写作风格演变中所起的绝对作用。早期田园牧歌式的荷花淀气质终因历史的断裂而陡然转向苍凉与悲壮。他所建构的“大墙文学”体系试图穿越时空的制限 ,对极端环境极端状态下人类生存形式这一主题予以观照 ,并从知识分子视角切入 ,揭示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独有的思索与抉择 ,进而反思积淀在整个民族心理中的人性深度。在“悲”与“壮”的对照描述中 ,历史的“悲”是它本身所呈现的痛切伤痕 ,也是作品阔大的幕布 ,而英雄的“壮”则是着力描摹的重点

    2001年03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鲁迅文集的题序

    侯墨菊

    鲁迅文集中的题序秉承了其杂文的批判精神 ,深刻冷峻 ;对自我感情的宣泄深沉、痛切、典型、真实而撼人心魄 ;为青年作家文集所作序 ,表达了其独特的文学观念 ,绝无敷衍逢迎

    2001年03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幸福的彼岸在哪里——论20世纪女性文学追寻理想爱情的心路历程

    梁惠娟

    爱是伴随人生的一种必要的生存状态。从 2 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女性追寻理想爱情的艰难历程。她们从情爱欲望的觉醒告白到性爱标准的理性思考 ,从女性生存困境的拷问到女性本体深层意识的探寻 ,虽然她们的探索至今与理想目标尚有距离 ,但是她们毕竟是在一步步地逼近幸福的彼岸———平等、和谐、民主的两性之爱。

    2001年03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刘卫东

    新时期小说中的荒诞意识缘于对“文革”的反思 ,表现荒诞意识的方法可分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与西方荒诞意识不同 ,新时期小说中的荒诞意识带有中国本土色彩 ;荒诞意识最终被默认 ,在新时期小说中经历了从问题到背景的转换。新时期小说不得不用日常生活来抵抗荒诞 ,这同时也意味着荒诞意识的“消失”。

    2001年03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河北平山方言语音系统简论

    盖林海

    河北平山方言声母系统的变化与北方话基本一致 ,不同的是精组字保持独立 ,疑、影两母的今开口洪音字前有辅音 [ ];韵母系统中入声韵塞音韵尾已经消失 ,与阴声韵合流 ,没有形成撮口呼韵头 [y];声调系统中平声不分阴阳 ,入声基本自成一类 ,部分入声字按照出现的语音环境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

    2001年03期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美学转型的后现代视野

    刘德兴

    继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之后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成为美学话语转型有力工具。对后现代主义 ,不能机械地理解。要参透解构的精神气质 ,并且在学科反思中依据中国国情 ,实事求是地作出结论 ,不能人云亦云 ,步西方后现代主义后尘

    2001年03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编辑的定义和编辑学的理论框架

    杨焕章

    “编辑”是编辑学最基本的概念。编辑学的全部内容就是“编辑”概念的逻辑展开。编辑是策划审理作品的再创造活动。这一基本命题的展开就构成了编辑学理论的框架

    2001年03期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高校文科学报编辑策划现状调查与研究

    “实施编辑策划———河北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跨世纪发展走向研究”课题组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创新时代 ,河北省高校文科学报的编辑策划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但策划不力的问题仍较严重 ,具体表现是前期调查准备工作不足 ,许多策划达不到前瞻性、创造性、整体性、可行性等原则要求 ,从而影响了学报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从提升对策划重要意义的认识、大力培养高素质编辑人才和健全策划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

    2001年03期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论私法责任制度上的“理性人”

    刘云升

    :“理性人”被普遍地用作认定过错或检验违约方对违约损害是否有预见的标准 ,但法学界对该标准的讨论极少。“理性人”的界定应当是法律所拟制的、具有同一类型人的技能和处事能力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法律之所以确立这一标准 ,不仅为克服主观标准存在的缺陷 ,也是为实现法的平等、正义价值及体现法律责任本质的需要

    2001年03期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当事人主义与我国民事诉讼改革方向

    田鹏慧

    通过对民事诉讼模式的特征、成因及发展的研究 ,可以发现 ,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事诉讼都采用了当事人主义 ,而我国一直采用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确立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弊端不断显露 ,因此我国民事诉讼改革的方向应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2001年03期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