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中国”的理念与实践——析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

    蔡若莲

    :当今应从中国文化现代化和世界化的脉络 ,探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因由 ,对照“文化中国”的理念与实践 ,解决传统文化走入现代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让传统文化以崭新姿态进入 2 1世纪

    2001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河北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 ,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在深入调研河北省文化建设成就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河北省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战略目标 ,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措施保障

    2001年01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晋南北朝河北文化教育探源

    王慧

    魏晋南北朝是河北文化教育的兴盛时期 ,思想活跃 ,学术繁荣 ,名家辈出 ,经学、哲学、宗教、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成就斐然。这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间文化大融合的必然结果

    2001年01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宗教问题的再认识

    白玉民

    宗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是“必然王国”里颠倒了的“人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一种需要。只有清醒地认识宗教的上述特点 ,才能正确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01年01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论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张骥,穆书涛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原有的国家界限 ,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 ,资源配置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对原有的国家主权观念造成严重的冲击 ,导致国家主权弱化。另一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国家和政府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在全球贸易、金融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等诸多方面 ,国家和政府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因此 ,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 ,另一方面要注意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2001年01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民主化进程中的乡村关系

    贺雪峰

    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正式颁布实施 ,村级治理的民主化将是大势所趋 ,以乡村领导关系为核心的传统乡村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 ,村级治理的民主化必将对乡镇行政转变领导方式、转换工作作风产生强大压力 ,从而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另一方面 ,改革后的乡镇行政完全有能力适应以村级治理民主化为基础的新型乡村关系

    2001年01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企业集团成因的制度分析

    张广兴

    企业集团是对单一企业组织形态的制度创新 ,科斯关于企业形成的理论为研究这一制度创新的原因提供了思路。借助于交易费用概念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 ,纵向型企业集团是企业出于对生产要素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而形成的 ;横向型企业集团是企业为节约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两种交易费用而形成的 ;综合型企业集团是对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更高昂的交易费用的节约而形成的

    2001年01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现阶段我国发展企业集团的利弊及对策

    阮兢青

    :现阶段我国发展企业集团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大生产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有其优越性 ,但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为使我国的企业集团沿着法制轨道健康发展 ,应认真解决以下问题 :确定企业集团的统一模式 ;设立审批制度 ,完善成立程序 ;用股份制重构或组建企业集团 ;国家政策调控 ;废除企业集团“等级制度”;制定《反垄断法》实施调控 ,等

    2001年0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名牌企业服务观

    李焕,杜莹

    社会主义市场主体之间是服务关系。名牌企业把“用户是上帝”奉为生产经营的永久信念 ,他们开展服务创新 ,增加产品功能 ,提供特殊服务和超值服务 ,不断满足顾客的新需求。他们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境界 ,积极支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扶贫济困 ,使为顾客服务的实践活动超越了普通竞争策略而上升为一种道德境界 ,在人民心目中树立了道德丰碑

    2001年01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中介的本质及其辩证法意义

    朱宝信

    中介具有三重的辩证法意义。其一 ,事物是互为中介而联为一体的 ,因而中介是普遍联系得以实现的联系环节 ;其二 ,事物的对立双方相互渗透而发生变化 ,因而中介是运动变化得以实现的过渡阶段 ;其三 ,中介是质变发展得以实现的转化条件。发展是辩证法的核心 ,因而作为转化的条件是中介的本质。中介的辩证法意义特别是它的本质意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001年01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论“无知之知”——老子认识论思想新探

    朱晓鹏

    在先秦哲学中 ,老子率先把“道”的问题引入了认识论 ,这意味着把认识问题与本体论问题结合起来 ,从而把认识问题提升到形上学层次上来进行探讨。老子哲学以其否定性的形上学方法为其认识论的总体性方法 ,对什么是“真知”、如何获得“真知”等认识论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看法 ,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典型的东方文明特色的认识论体系

    2001年01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李翱“复性说”对宋代理学形成的影响

    贾志

    李翱的《复性书》三篇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 1)“性善情恶”的人性论 ;( 2 )“忘情复性”的道德修养方法。以“性善情恶”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 ,宋代理学家们把人性区分为高层次的“天命之性”和低层次的“气质之性”,把人性论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 ,形成了完整的理学人性论理论体系 ;借鉴“忘情复性”的道德修养方法 ,宋代理学家们提出了“存天理 ,去人欲”的理性修养方法。由此 ,李翱成为真正上承传统儒学下启理学的第一人。

    2001年01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诗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在日本宫城学院女子大学本课题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夏传才

    各民族相互影响和促进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古代日本人曾经吸收中国文化推进了本国的文明进程 ,创造和发展了民族文化 ;近代和现代 ,日本学术界展开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宏大工程 ,全方位、多元化、多方法论的研究 ,创造了学术昌盛、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日本人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一切有益的养料 ,融合于自己的血液 ,推进了日本民族诗歌的繁荣

    2001年01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有关先秦诗歌创作年代的几个问题

    赵雨,张松如

    在先秦诗歌创作年代研究领域 ,《诗经》创作年代被一再后延。实际上 ,先秦诗歌在创作成型之后往往有数百年的口传时期 ,其间形式稳定 ,增益也不多 ;它的整理成文则通常较晚。欲探明先秦诗歌创作年代真相 ,须形成完备而有系统的方法论 ,即综合地运用“内证法”和“体证法”展开研究

    2001年01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世选尔劳予不掩尔善”——再论曹世选即曹以缮

    刘明成

    :《江宁府志·曹玺传》表明 ,曹世选为曹雪芹上世入辽始祖 ;再联系《氵更阳曹谱》和《武阳曹谱》,可以确认曹世选即曹以缮

    2001年0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凝近期小说论

    郝雨

    铁凝近年小说起码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新的收获或者实现了重大突破 :一是注重发掘人的隐秘心理 ,并从中透视社会历史的精神印记 ;二是努力追寻那种清洁纯净的人格遗存 ,使之继续在物化的世界能够美丽地绽放 ;三是在文本形式上的创新 ,从而寻求小说意义空间的极大拓展

    2001年01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构筑心中的灯塔——《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的心路历程探析

    段艳丽

    女性主义运动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漫长的革命。其中 ,对于女性气质的争议一直很激烈。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 ,作者通过莉丽·布里斯科对女性气质从抛却到认可再到超越的心路历程 ,揭示了女艺术家在男性占主导的社会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所经历的艰难和困惑 ,以及女性主义的真谛。指出只有培养双性头脑才是妇女解放的真正出路

    2001年01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美无本质

    易三艳

    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界说 ,研究者大致是从四种视界进行探讨。这种探讨 ,都对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缺陷也是致命的。其实 ,从语言学和解构主义的角度来看 :美是没有本质的

    2001年01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屈赋》中的几种动宾关系

    王大年

    :《屈赋》中除支配与被支配以外的几种动宾关系 ,即通常所说的使动、意动、处动、为动、对动、被动等 ,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些语法现象 ,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它 ,阅读古籍中遇到的许多疑难便能迎刃而解

    2001年0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近年衔接与连贯研究综述

    周建萍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我国的语篇研究者在介绍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衔接的手段、层次 ,连贯的标准及分类 ,以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提出了补充和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试图建立自己的理论模式 ,也有的研究者应用衔接与连贯理论进行中英文对比研究 ,试图寻找某些翻译时可以遵循的规律

    2001年01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唐前期人口重心北移及其影响

    张德美

    大量史实表明 ,由于唐前期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影响 ,从全国范围来看 ,周边地区及南方人口日渐向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集中 ,导致了唐前期全国人口分布重心北移的现象 ,并对唐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1年01期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节度使为晚唐中枢的一元

    王玉群,谷立新

    一般认为 ,藩镇节度使是军政合一的地方长官 ,一般是不能直接参与中枢事务的。但事实却是 ,强大的藩镇节度使拥有挟制、控制或生杀皇帝以及作为皇帝机要秘书的枢密使、翰林学士和作为最高军事首长的神策军中尉的能力和手段 ,从而成为晚唐中枢起主宰作用的一元。这一过程是从僖宗中和元年开始的

    2001年01期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胡如雷先生学术贡献管窥

    秦进才

    胡如雷先生以百折不挠的治学精神献身学术研究事业 ,在史学理论研究领域有着卓越的创见 ,在隋唐史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形成了一元化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史学方法 ,这是胡先生为学术界留下的珍贵遗产

    2001年01期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西汉河北人口的分布与流徙

    王文涛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西汉时今河北中部地区人口非常密集 ,而北部则人口稀疏。当时河北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接触的前沿 ,除了受政治性移民的影响外 ,河北人口的流动和增减 ,主要是受同北方民族和战的影响

    2001年01期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观应“商为国本”思想浅析

    吴艳杰

    :“商为国本”思想是郑观应经济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有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他主张国家要重视商业 ,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工农业。其思想是以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入侵为立足点的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001年01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知识分子在华北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尼米聪

    华北抗日根据地是敌后战场的重点地区。由于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对知识分子采取了正确政策 ,因此 ,大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知识分子在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和建设抗日根据地中皆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年01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对外关系中“欧亚双重身份”策略的历史演进

    陈更生

    “欧亚双重身份”策略是日本对外关系总体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日本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从 19世纪末至今 ,日本的对外关系策略经历了几次大的转折 ,从“脱亚入欧”到“脱欧入亚”直至目前的“欧亚并重”,这些看似矛盾的变化更迭实际上从未超出其“欧亚双重身份”策略的总体框架 ,也从未脱离为其对外关系总体战略目标服务这一根本目的

    2001年01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伊藤博文政体思想剖析

    杨爱芹

    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他的政体思想直接影响着日本近代政治体制。伊藤博文最高的政治理念是在日本建立举国一致、具有高度权威的、近代天皇制中央集权体制。而且 ,他还能依据变化了的客观现实 ,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 ,在日本实现了宪政、政党政治。从而使日本的政治体制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日本社会。伊藤博文的政体思想显示出温和的进步主义和高度的现实主义 ,同时他又是一个极端的军国主义者 ,军权在他的政体思想中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

    2001年01期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凯尔森纯粹法学的基本概念研究

    周永生

    纯粹法学的含义、法律规范、法律秩序、基本规范以及国家等概念构成凯尔森纯粹法学理论的基石。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研究和分析 ,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凯尔森纯粹法理论特点 ,更好地吸收其精华 ,促进我们社会的法治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2001年01期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谈钢琴演奏的紧张心理与调节

    李锋

    :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中 ,正常或适度的紧张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非正常或过度的紧张则会使演奏失去应有的艺术感染力。采用有效办法 ,紧张心理是可以调节的

    2001年01期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