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指引中国社会发生巨变——庆祝建国五十周年

    高放

    百年沧桑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是改变我国社会面貌最大的一门首要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既有成功 ,也有曲折 ,值得深思

    1999年04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澳门回归及其未来走势探微

    范玉凤

    澳门是中国的神圣领土。40 0多年前被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我国政府为收回澳门作了不懈努力 ,制定了对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澳门基本法》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将于 1999年 12月 2 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将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发展 ,前途更加美好

    1999年04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实施“科教兴冀”战略的对策研究

    唐国增,赵惠芳

    河北省实施“科教兴冀”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在实施“科教兴冀”战略过程中面临种种挑战和艰巨任务。要实现“科教兴冀”战略目标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

    1999年04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信息产业规模、结构和预测研究

    邢志强

    河北省信息产业业已形成 ,用波拉特法对其规模和结构进行分析 ,用勃朗三次指数平滑法做预测 ,这对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1999年04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论老子的价值立场

    王长华

    道家开山老子是一个“天人合一”论的倡导者 ,他的思想中兼有“事天”和“治人”两个方面 ;“天”是他的参照系 ,“人”是他的落脚点。抬高天道的价值和强调人间的心术在老子的思想构架中获得了完满的搭配

    1999年04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道教中老子、庄子地位差异辨析

    李士菊,刘玉杰

    道家和道教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但自道教依托《道德经》产生以来 ,两者又有了不解之缘。有趣的是 ,道家两位著名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以及他们的著作在道教中的地位截然不同 :老子被极力推崇 ,庄子倍受冷落。究其原因 ,一是道教自身的特点使然 ,二是老、庄本人及各自学说差异所致 ,三是由统治阶级需要所决定

    1999年04期 37-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荀子》三题

    周月亮

    荀子讲术 ,一是治国之术 ,二是处世之术 ,三是治气养心之术 ,四是心术 ;荀子讲“君道”,其主题就是劝皇帝修身诚意 ,以礼治天下 ;荀子劝学 ,讲“为己之学”,讲“学以致用”,还自觉地将圣与王、师与君并举 ,想打通学与政的内在联系

    1999年04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

    杜志清

    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 ,把以自然为基础的人作为哲学的中心和对象。在自然界中 ,人区别于动物 ,是感性存在 ,具有感性本质和感性欲望 ;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认识 ,为了欲望 ,为了爱 ,理想、意志和爱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在社会领域 ,人不能孤立存在 ,要和他人相联系而生活 ,人的本质只能包含在团体之中 ,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人的本质是社会生活和环境的产物 ,是人们活动的产物 ,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产物

    1999年04期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蒙田伦理思想简论

    程立涛

    作为人文主义的晚期代表 ,蒙田借助散文来阐述自己的相对主义道德观。他认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是由多种相互否定的事实构成的 ,没有确定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 ;只有世俗生活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谛 ,但要节制和合乎中庸 ;他把合乎理性地生活看成个人道德完善的必要条件 ;在教育方面 ,他强调德育为首 ,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1999年04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求同与辨异——本世纪中国历史学一瞥

    邢铁

    本世纪初史学大师们的研究是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院式研究。从 2 0年代后期开始 ,史学研究与当时的政治需要结合了起来 ,并由此形成了强调中国与世界其他民族历史的同一性或特殊性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解放后过分强调同一性 ,近年来又突出特殊性 ,一直在“求同”与“辨异”的怪圈中摇摆 ,真正解决的学术问题并不多。我们这代人应当走出这个怪圈 ,回过头去续接一下本世纪初史学大师们的路子 ,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和解决一些具体的学术问题

    1999年04期 57-6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吴宏岐

    回顾二千多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发展史 ,发现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历史经济地理研究、历史政区地理和历史人口地理研究、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图编制、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历史地理学理论和通论历史地理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学术成就。近二十年 ,尤其是进入 90年代以来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综合研究和区域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分支学科的不断出现将导致历史地理学科理论体系的重大变

    1999年04期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清末驻英公使与英国禁烟运动

    吴宝晓

    清末驻英公使郭嵩焘、曾纪泽积极与英国禁烟运动保持联系 ,并促其发展。禁烟运动的高涨 ,促使英国本土商会向政府施加压力 ,让其重新考虑鸦片政策 ,亦促使清政府在税厘并征谈判中采取积极态度。英国政府最终同意中国对进口鸦片实行税厘并征

    1999年04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诗歌发生研究史略

    朱炳祥

    〕古代学者在对中国诗歌发生问题的研究中发表的见解主要触及了三个问题 :中国诗歌何时发生 ,为什么发生 ,怎样发生。现代学者的研究继续回答着这三个问题 ,并使这一研究走向了更深更广的层次。但仍有一些重要问题尚未被注意、涉及与研究

    1999年04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勰《文心雕龙》里的古代公文论

    王娟娟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巨著 ,早已为文论家们所钻研 ,成果繁多。但其中文体论部分却未受到人们注意。不能忽视的是 ,《文心雕龙》里面 ,从“祝盟第十”到“书记第二十五”重在论述应用文体。而铭箴、诔碑、哀吊等等则是对古代公文文体的专门论述。刘勰的公文论自始至终贯穿着儒家审美精神 ,也充盈着文体自然观

    1999年04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再议易安词的风格

    时俊静

    易安词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婉约”之外 ,更有一种清拔、俊逸之风

    1999年04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在理性中升华——鲁迅性格探源之二

    张永泉

    鲁迅的性格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下来 ,孤独与刚正、深刻与犀利以及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相融合 ,以刚正不阿的精神对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种种黑暗作深刻的解剖、犀利的鞭挞 ,乃至孤独的、绝望的抗战 ,这就是鲁迅

    1999年04期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偏执走向成熟——邵子南论

    黄彩文

    邵子南是一位富有个性的诗人、小说家。他的诗作富于哲理性、探索性 ,但有欧化倾向。《讲话》之后的《地雷阵》等小说 ,注意从民间文学、古典文学中吸取营养 ,形成了传奇性、战斗性、通俗性等特征 ,但另一面也削弱了现实主义批判力量。两度摇摆之后 ,邵的创作走上了坦途。 40年代后期和 5 0年代初期的《谷荣事》、《三尺红绫》、《李文秀》等显示出新的艺术作风 ,深刻的思想批判力量和细腻而又宏阔的艺术描写有机结合了起来 ,简洁大气 ,高屋建瓴

    1999年04期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王蒙的政事小说及其变化

    吴澧波,曹书文

    从 5 0年代到 80年代 ,王蒙的政事小说发生了从题材、视角、风格等方面魔术师般的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了作家对时代政治生活观察与思考角度的不断调整 ,由政治关怀转向文化批判 ,由国事转为家事 ,由社会意识转向个体无意义 ,这种题材、视角的横断面上的收缩 ,则真实地体现了王蒙思想纵深的拓展 ,表现出作家从历史的、文化的、精神的深层结构、原型和发生学意义上探求当代中国政治沉疴起因的一种努力

    1999年04期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对宇宙无序性的一种领悟与艺术表述——评铁凝的《木樨地》

    郝雨

    铁凝的中篇小说《木樨地》传达了独特而深刻的哲学意味 ,表述了作家对于宇宙秩序的一种感悟 ,尤其是艺术化地揭示了宇宙秩序中的无序性特征 ,从而大大超越了铁凝小说一贯的人生视角、女性视角以及社会批评视角等。在艺术结构上 ,作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从而实现了铁凝小说创作上的一次较大的飞跃

    1999年04期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甲骨文看上古汉语中的假借现象

    郑振峰

    通过对甲骨卜辞中的假借字作穷尽性的测查 ,以揭示甲骨卜辞中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性质、作用等 ,并力求从这一历史平面总结出早期假借字的特点。

    1999年04期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解决农民问题是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

    林广瑞

    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的首要问题 ,这是西柏坡时期的历史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所证明了的。要推动今天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 ,解决好农民问题仍然是首要的问题

    1999年04期 115-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西柏坡时期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和政策

    刘秀萍

    西柏坡时期 ,党和毛泽东同志在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充分肯定了私人资本主义存在与发展的必要 ,制定出利用外资、发展外贸的政策。将保护民族工商业列为三大经济纲领之一 ,并提出对私人资本的限制、利用政策。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也为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 ,它对我们今天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1999年04期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

    李田贵,周淑萍

    目标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在管理领域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把目标管理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 ,是因为它自身所包含的特点和功能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具有很好的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要合理规划和正确操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是要建立起整个思想政治工作运行的保障机制

    1999年04期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管理探微

    胡小蓉

    〕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充分认识该系统的特性 ,对该系统进行宏观管理决策和总体设计 ,并在该系统内部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 ,以便更好地发挥该系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特殊作用

    1999年04期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进珊《申报》文艺副刊编辑实践及其思想论略

    胡正强

    王进珊认为报纸文艺副刊与新闻和时评并重 ,编辑应该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 ,认真的工作态度 ,充分尊重作者和读者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他所编的刊物具有质精品高、图文并茂、注重方式、讲究时效等鲜明的特点

    1999年04期 133-137+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深入名牌灵魂的探索——评《名牌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冯志强

    1999年04期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家庭道德状况调查分析

    肖文娥,赵明录,王德强

    家庭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道德品质的形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对家庭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 ,乃至对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研究家庭道德的基本状况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道德观念的变化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家庭生活质量、建立和维持一个幸福美满和睦的家庭、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等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999年04期 13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