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卷风云录 满腔爱国情——评《宝岛春秋——中国台湾史录》的爱国主义

    清滢

    一卷风云录满腔爱国情——评《宝岛春秋——中国台湾史录》的爱国主义清滢由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卢嘉锡题写书名,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题词的《宝岛春秋——中国台湾史录》(以下简称《宝岛春秋》)是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台湾简明通史,由河北师大历史系黄玉...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落实十五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中共十五大实行公开性原则的思考

    田振杰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举世瞩目的、透明度很高的大会。特别是大会自始至终贯彻实行的公开性原则获得世人的广泛赞誉,并为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制度和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邓小平理论——中国迈向新世纪的伟大旗帜

    刘德兴

    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指导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迈向新世纪的一面旗帜。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第二大理论成果。二、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高举伟大旗帜是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有力保证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实践哲学”思想的几个基本观点

    毕顺堂

    邓小平“实践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本文通过阐述邓小平“实践哲学”的几个基本观点,即实践标准的观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观点,把邓小平“实践哲学”的部分基本内容作了归纳,勾勒出邓小平“实践哲学”的基本框架,对于我们深入研究邓小平“实践哲学”,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思想建设的核心

    李振江,宗国荣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因为思想建设的所有内容都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世界观对思想建设行为主体起着支配作用。党的思想建设只有抓住核心才能更有成效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百家争鸣”

    李鹏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和国家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方针,它的提出和执行,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并发展了毛泽东这一科学思想,使这一方针成为科学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义利关系的哲学思考

    刘青琬

    义利关系是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义利是对立的,无法统一,但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规范的经济行为为义利统一提供了可能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

    陈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这主要体现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2.为主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依托和广阔的活动空间等等。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适用

    杨玉斌

    涉外经济合同适用的法律,是调整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在我国的对外经贸往来中,对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往往成为双方有争议的焦点,因此,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弄清这一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合同法归属范畴的思考

    王金兰,李靖

    我国尚无法典式的合同法,但已具相当规模,形成“三足鼎立”状态。合同法因其具有的性质,应该归属民法学的研究范畴,这有利于澄清法学理论研究上的混乱,便于法学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也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合同法,为经济建设服务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小城市发展问题探讨

    王亚欣

    近年来我国小城市发展十分迅猛,具有发展速度快,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质量低等特点;其原因一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二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推动,三是国家的政策导向等。今后我国应合理发展小城市,搞好城市建设规划,加快西部地区小城市发展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唯物辩证法研究的通信(摘登)

    〕近年来,本刊策划开设了“现代辩证法研究”等哲学栏目,发表了“走向辩证法理论的新形态”、“系统规律不是世界的根本规律吗?”等文章,引起了学术界的较大反响。许多学者来信来稿表达了他们对该栏目的关注,发表了他们的评论和意见。本期我们摘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博士吴元木梁先生的来信,以期展开更深入的学术研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毛泽东晚年政治行为的哲学根——兼论辩证法的两个原则不能偏废

    朱宝信

    毛泽东晚年的政治行为与他的辩证法思想的偏颇之处有关,即毛泽东相对突出地强调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运动变化,相对忽视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相互作用;其根源在于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形成于以对立的两极性、转化的瞬间性和联系的相对简单性为特征的战争年代,而对经济建设中显示的因素的多极性、转化的缓慢性和联系的复杂性则思想准备不足。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阐述的本义

    郑守林

    恩格斯提出的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命题,不是一个正面论述的命题,而是一个概括地引述全部旧思想家们对此问题的看法的命题。恩格斯命题表达的对哲学基本问题客观的,否定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全部旧哲学的根本对立,体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绝对真理辨析

    孟桂英

    绝对真理并不是对无限发展的无限世界的完全正确的、毫无遗漏的认识,因为人类的存在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有客观内容;人类能不断深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我们只能在此意义上承认绝对真理。人类只能达到具体真理,不能达到无所不包的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机械相加也不是对整个世界体系的认识。人类世代延续的无限性同外部世界的无限性是两个不同的无限系列。但由于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所以有限的人类对有限事物的认识同时也就是对无限世界的认识。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柯林武德的历史重演论

    张文杰

    柯林武德(R.G.Colingwood,1889—1943)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所谓的“历史重演”论,是“历史是过去经验在历史学家头脑中的重演”。他强调“历史是思想史”,思想之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称得上是历史的对象。历史事件是人思想的产物,要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必须首先了解人的思想,才能真正了解历史。只有“思想”能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演。他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历史学家重演古人的思想时,要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必须把过去、现在统一起来。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

    柴艳萍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确立后,又提出了“社会形态”这个概念,并对社会形态理论作了经典表述,最后在《资本论》中得到实际运用和深化。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审美文化学兴起的逻辑背景

    刘士林

    审美文化学的兴起,实质上与美学的一般存在方式相关。而要确立美学的一般存在方式,首先就必须从逻辑角度建构作为它存在依据的人类一般的精神结构。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述了康德哲学中“真善美”三分结构作为人类一般精神结构的自明性,它的结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的现实形态所具有的深刻逻辑必然性;同时指出,人类的社会需要是美学思潮由“逻辑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然性的历史动力。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认识美学思潮流变的逻辑必然性,也才能找到当代审美文化学之发生的逻辑背景,以便对它的发生有一个理性的说法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美学领域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邢建昌

    本文是就刘大新文章引发出来的对美学领域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1.关于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对美学的意义,不在于具体的美学问题的解答,而在于其方法论意义。2.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美”,从历时与共时二个维面看。3.“两个尺度”与“美的规律”。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周祖先崇拜与君臣政治伦理的起源

    张怀通

    祖先崇拜是一种宗教现象,然而由于受时代政治思想的影响,西周祖先崇拜表现了突出的政治化倾向,具体表现是,祖先形象在从“文”到“皇”的发展过程中,其道德色彩渐趋浓烈,弘扬天命、佑辟周王,治理周邦构成了臣德的重要内容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少数民族自治方式的探索

    杜恩龙

    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政策主张采用联邦制的方式来解决国内少数民族自治问题。我们现在实行的却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方式,那么中共是怎样由前种认识发展到后一种认识的呢?本文力图通过历史的考察,阐述中共对这一问题认识发展的大致历程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张骥

    美国人权外交由来已久,但在中美关系中推行人权外交,却始于70年代末卡特时期。此后,历届美国政府在处理中美关系时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人权外交,并呈现出不同特点。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主要在人权理论和人权实践两个方面。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实质是以人权为武器,推行美国的理想、价值观,维护美国国家利益,西化和遏制中国。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但美国的手法会不断变化调整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实现科学教育与德育的统一

    赵甲明

    科学的德育功能的实现,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英语语感教学法的教学实验与研究

    梁仪

    本文指出,功利主义的应试教学是造成中学英语教学质量长期低下的根本原因,主张培养英语语感应是英语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了科学、新颖、高效的英语语感教学法。文章简述了该法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措施与技巧,以及教学改革实验的过程和初步成果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人口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张呈琮

    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最大的问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采用多种措施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口与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人口城市化的特点与发展途径

    王小山

    河北省因与京津二市处于同一个地域单元,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但是,由于拥有环绕京津与濒临渤海的区位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口城市化则呈现出以农基型为主的、京津冀型兼备的、工贸外向型为窗口的、内地开发型为续的多种模式与发展途径,并在原基础上由低向高、稳中求快地进入了活跃的发展时期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社会转型时期农业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

    张海鹰

    本文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分析了我国农业人口外流的原因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业人口流动的调控策略,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稳步前进 功绩卓著——评《汉语大字典》部首检字法

    张标

    《汉语大字典》享有“目前为止大型汉语字典中质量最高的”称誉,采用部首检字法是其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采用时态度审慎,稳步前进,继承中有发展、创新,在对部首字形的规范、数量的确定、正体与附见体的处理等方面均有表现。缺点是某些技术问题处理欠妥,尚待改进。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