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三个世界”理论和世界的物质性问题

    杨富斌

    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第一次明确区分了“世界2”和“世界3”,并详尽论证了“世界3”即客观知识的特性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有价值的。但他以“世界3”的客观性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宣扬所谓“多元论的实在论”,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本文说明,“三个世界”理论并不能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那种认为“三个世界”理论动摇了唯物主义一无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自然化及其难题

    颜青山

    本文首先表明:认识论自然化倾向在Kuhn或Feyerabend之前就已存在,反抗相对主义的目标使之成为思潮并贯彻到语言逻辑中。然后试图案例性地解决自然化的难题:约定方法论的自然化和纯逻辑的自然化问题。这样,我们达到了一种独特的规范自然化──规范具有经验可错性来源和价值可错性去向。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弗洛伊德理论的伦理意义之管见

    常素巧

    弗洛伊德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是一个颇具争议和神秘色彩的人物,人们对其理论,也毁誉不一。从哲学角度来看,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涵为他片面夸大了性欲及潜意识的作用,把它看成是支配人们意识和行为的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依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一个事物或一种理论,既不应该全盘肯定,也不应该全盘否定,而应把它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我们抛开其唯心主义理论基础,仅就其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分析,就会发现其理论包含着某些深刻的心理学、伦理学道理。本文试图就弗洛伊德理论的伦理意义作一分析。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略论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徐志辉

    本文论述了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它们的根本区别与各自的片面性;它们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贡献和价值以及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影响及其原因。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文学史家与史家的文学研究

    刘士林

    对比文学史家与历史学家的文学史研究,可以看到,对于文学和文学史研究真正作出“实绩”的,并非专门从事文学史的所谓文学史家,而多是历史学家的文学研究活动,本文分五个方面从思维方式及方法论上探究了其原因。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特定的历史──文化场景与电影的抉择──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中电影的处境

    郑幼幼

    转型期电影是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特定情境、特有文化心态的独白与发言。转型期的中国不但经历着政治社会向经济社会的转化,也经历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转型期电影作为在这种特定场合发育成长的艺术必然以其特有的方式折射出社会处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交的矛盾心态二同时,无论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显出西方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对转型期艺术的渗入。在转型期电影中,对农业文明的礼赞与贬斥是一个表述的重心。随着工业文明日渐迫近的脚步,西方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下发展起来的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入也成为电影表述的另一个重心。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道德与情欲的双重奏──试论高明创作《琵琶记》的双层意向

    许建平

    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不单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不单是创作者的心理社会意识活动,同时也是制约着心理社会意识的潜层意识的原能冲动。因此,只有从高明创作的双层意向及其相互关系出发,抓住其对功业、情爱欲望的肯定和对自尊的渴望这个情感的基本点去理解《琵琶记》,方能做出深层的接近实际的阐释。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佛心诗韵两相通──曹操诗风成因一解

    左汉林

    佛教在汉魏时期的广泛传播,对曹操诗歌风格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当然确定一种艰深抽象的唯心主义哲学对一位经历和性格都非常复杂的诗人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本文仅是持而未周的“一个偏见”。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剪灯二种”的价值评估

    林骅

    翟佑的《剪灯新话》和李祯的《剪灯余话》两部文言传奇小说集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其价值应予充分肯定。因为:一、它们在唐宋之后奄奄一息的传奇小说发展序列中起了传宗接代的作用。二、它们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主题。三、它们的思想和艺术尽管精芜并存,但精华是主要的,创新是明显的。四、它们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尤在对外文化传播上。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反常态而露新意──论《金瓶梅词话》的人的主体意识观念

    金善,润忠

    在英雄传奇、神魔小说盛行之时,《金瓶梅词话》的作者将目光投向人,以人为作品的主要描写对象,描写普通人的饮食起居,这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创举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殿堂。虽然《金瓶梅词话》不乏污秽糟粕之处,但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杀的。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然美:从审美关系谈起

    邢建昌

    理解自然美的关键在于科学回答审美关系的性质。审美关系是“创造美的劳动者与欣赏美的主体之间所结成的关系”。从审美关系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自然美其实是人的美、生活美的映现。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技术美学的几个问题

    杨世杰

    本文对新兴边缘学科──技术美学的内涵与外延,由来和发展,对象与特征,功能与应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英文新闻标题的修辞特征

    郭香菊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各种修辞手段在英文新闻标题中的应用及其表达效果,旨在帮助读者鉴赏新闻标题的风格,准确理解新闻标题的涵义.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刘玉芬

    本文论述了如何根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文章总结出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并指出改进的方法,旨在改进和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德育功能的辩证探讨

    曹书庆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和个人性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其经济功能与政治功能也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强调一方,而偏废其他方面,必须辩证地理解德育的诸功能。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大革命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新探

    宋学民,吴九占

    本文通过若干重要历史资料,对中国大革命历史中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了新的探讨。笔者认为,国共“党内合作”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唯一形式”,不存在“最好形式”问题;改组后的国民党,尽管其基层组织有较强的革命性,但权力为少数上层领袖人物所控制,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大革命的领导权缺乏足够的深刻认识,时有反复,从未争取到革命领导权。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平北抗日根据地独具的创建特色

    远志英

    为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坚持冀东游击战争,实现建立冀热察边大块根据地,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一年之后,创建了平北抗日根据地。由于平北根据地创建的时间特殊,当时所处的环境恶劣,而它的地位、作用又非常重要,因此形成了平北抗日根据地不同于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创建特色。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成功,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都有其重要意义。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亚历山大远征

    苏振兴

    亚历山大远征波斯的目的,并非因波斯躁躏过希腊圣地,又参与了刺杀腓力二世。这是因为,刺杀腓力二世的凶手与波斯帝国没有关系;亚历山大和奥琳比亚丝有最大嫌疑是凶手的幕后人;复仇仅仅是作为希腊人向波斯进军的口号,亚历山大远征对希腊文化的传播和移植都有促进作用。使东方的世界更为希腊化。他的文化帝国比军事帝国更为长久。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计划生育与西方节制生育的文化差异

    高元祥

    西方十七至十九世纪二百年工业化时期造就了空前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人口的急速增长。而英国及欧洲工业化国家是以向海外移民和资本扩张以缓解人口压力。而中国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在工业化初期同样出现人口激增。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只能走边发展经济边控制人口增长之路。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计划生育道路。并将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完善与发展。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对高校推行人才成本核算问题的思考

    汤世谦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涌动所带来的教育投资体制的巨大变化,目前已形成全社会参与教育关注教育的局面,社会各个方面除了关心一个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外,也在关心这个学校办学的经济效益。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面向社会参与竞争,高校应推行人才成本核算,作为高校管理之一部分的会计核算,也应随之改革,由过去以费用核算为中心转移到以人才成本核算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谈琵琶技巧的规范化演奏与教学

    许芬

    本文就琵琶技巧的规范化演奏及教学问题,结合琵琶左手演奏中的按弦、揉弦和换把等技巧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提出了琵琶左手技巧在演奏与教学中达到规范化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启刚教授

    曹启刚教授曹启刚,男,1930年出生于上海。现任河北省。C理学会理事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研究生导师。教过的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曹启刚教授的主要科研成果有:参加了国家体委编写的教材《运动心理学》,1983人民体育出版...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苗学宜教授

    苗学宜教授苗学宜,女,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出生于天津。1954年毕业于天津河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后留校任教。1953年提前在教育系任教。1953年11月至1955年7月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由苏联专家任教的心理进修班学习。1993年被评为教授。曾任儿童...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桂方教授

    曹桂方教授曹桂方,男,汉族,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教授。生于1940年8月,原籍北京市郊区,1994年2月—8月曾任河北师范大学校长,现任党委书记。全国文艺理论研究会会员,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员,全国解放区文艺研究会会员。1959年至1964年就...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根据高校特点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赵世居

    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最大特点,也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围绕这个根本任务,结合高校领导干部、教职工、青年学生的具体特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再生产的两大领域及其数量关系

    唐国增,刘运河,房凤兰

    本文将精神生产纳入社会再生产的分析,并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互关联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内在结构、交换关系及其比例、前提条件和平衡条件。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欧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其影响

    田振杰,陈哲

    欧洲与北美两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着深远的政治、经济、地域、人文等方面的原因和背景,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斯特对经济学说史的贡献应予肯定

    李修波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经济思想中有不少真知灼见,他开拓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强调把生产力放在经济学研究的首位;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等等,这些贡献都应予以肯定。

    1996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