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徐本《说文》小篆或体初探

    张标;

    <正> 大徐本《说文》篆体字头下,有时出现另一篆文.许慎把它和古文、籀文一样称作"重文",王筠则称之为"或体",许瀚称之为"小篆之异文",段玉裁则说它是"异形而同字".这些或体是怎样出现的,与正篆是何关系?性质如何,有何意义?本文拟作一初步探讨.

    1990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古入声字的查检与辨识

    苏宝荣;

    <正> 一、识别古人声字的意义唐宋六、七百年间,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高峰,而律诗(又称近体诗)则是唐宋诗歌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种近体诗的格律,是以句型整齐、用韵严格、注重平仄、讲求对仗为其基本特征的.在六朝声律之学基础上形成的律诗,以其声情并茂的独特艺术形式赢得了人们的特殊喜爱,影响了后世以至现代的诗歌创作,可谓源远而流长.近体诗的格律,是以平(平声)仄(上、去、入声)相间、相对、相粘的丰富变化所形成的音乐旋律来表情达意的,因而区分平仄就成为格律研究和欣赏中最重要的一环.

    1990年01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评钟嵘"滋味"说的审美价值

    韩进廉;

    <正> "味"或"滋味"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术语,是指文艺作品中能激起欣赏者美感的特质(包括美的内蕴和美的形式).在品鉴诗歌的审美活动中,一首诗是否有"味"或"滋味"成为其审美价值的标志.因此,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断言:"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与李生论诗书》以味论诗,始于西晋文论家陆机.他在《文赋》中说:"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虽一唱而三叹,故既雅而不艳."南朝梁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也以味论诗:《明诗》篇说,"张衡《怨》篇,诗典可味";《体性》篇说,杨雄的作品"志隐而味深";《隐秀》篇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但是,无

    1990年01期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羽扇纶巾"者究竟指何人?——兼评傅经顺先生的解说

    孟子皿;

    <正>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名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为古今所传诵的名篇.但是对该词下阙有不同的解释,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羽扇纶巾"究竟是指诸葛亮还是周瑜?从建国以来有关该词的注释和解说看,主张"羽扇纶巾"指周瑜者居多.其中有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俞平伯的《唐宋词选释》、胡云翼的《宋词选》和沈祖棻的《宋词赏析》等.他们认为:"羽扇纶巾"是"魏晋时人的装束",是"古代儒将的装束",是"便装不是戎服";是"用来形容周瑜态度的从容闲雅"和"姿态潇洒",而"不是全身披挂的紧张状态."我是同意这些看法的.

    1990年01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机械唯物论美学——评蔡仪美学思想

    邢建昌;

    <正> 蔡仪曾说:"在四十年代初期,我写完《新艺术论》之后又写了《新美学》.当时想试用唯物主义原则考察美学上的基本问题,并批判唯心主义的旧美学,为新美学的前进扫清道路.这是我最初研究美学问题的心情,也是一直至今写作美学论文的态度."在中国美学史上,蔡仪是较早尝试用唯物主义观点考察美学问题的学者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主观因素的限制,他并没有达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他的美学仍然是机械唯物论美学.

    1990年01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叔本华美学思想撷要

    杜寒风;

    <正>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主要哲学著作.该书昭现了他的新的哲学体系,也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一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在他那儿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叔本华的哲学把主体看作是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一贯的、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意识给了主

    1990年01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效率观念

    高凤岐;于升先;

    <正> 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经济学的一个难点,也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人们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变革旧的传统观念,树立适应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公平与效率的新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摆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所谓公平,就是正确处理社会各利益集团和集团中各成员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过程中,各利益集团及其成员的地位平等.人们对这种平等地位的认识、评价的总和,形成公平观念.

    1990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实行标准定额报酬制

    李有德;

    <正>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步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增强企业活力,做为这项改革的中心环节,把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做为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把责权利相结合,使人人的工作成果同他的社会荣誉和物质利益密切联系,做为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根本手段.然而,由于我们的分配政策一直未能做到使责权利相结合,因此,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并未全部充分地发挥出来.突出表现就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未能象农村改革那样获得显著成效.

    1990年01期 41-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历史主义探讨

    李洋;耿俊义;

    <正> 新历史主义学派是当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形成于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是历史主义学派的继续和发展.1969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厄巴那召开的科学哲学讨论会是新历史主义形成的起点.在这次学术讨论会上,以库恩和费耶阿本德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受到许多人的批判,而美国科学哲学家夏佩尔提出的"信息域"理论得到许多哲学家的赞许.这样,使原先一些赞同库恩观点的科学哲学家开始转向批判库恩和费耶阿本德,从而逐渐形成了新历史主义学派.

    1990年01期 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符号学述评

    杨力甫;

    <正> 符号学亦译指号学,是当代西方哲学以及其他许多思想领域中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也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中最新的方法论之一.顾名思义,符号学是有关符号的科学.确切些说,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它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规律,符号的各种意义以及符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

    1990年01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主客观唯心论的混同体——评贝克莱的哲学思想

    解登禄;

    <正> 贝克莱的唯心经验论,不但结束了17世纪英国唯物的经验论,而且也是走向19世纪实证主义哲学的转折点.重新认识贝克莱的哲学思想,对于了解19世纪某些哲学思潮的理论源渊是不无裨益的.近代英国,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的哲学,一个显著特点是着眼于认识论.这样,一方面他们对于人的认识问题的探究开拓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但同时也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限制,对于主体如何产生客体的表象及其知识形成的问题,又不能给予令人信服的解释,这就潜在地存在着用唯心主义去加以说明的趋势.贝克莱的哲学正是由此倒向唯心论的.所不同的是贝克莱并没有停止在认识论本身,而是沿着经验论的认识路线去追

    1990年01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夫之思维认识观浅论

    李焕诚;

    <正>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是生活在我国明清之际的伟大哲学家,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推故而别致其新"的改革精神,把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推向高峰.本文就他思维认识观方面的卓越见解探讨如下.(一)关于思维认识的本质1、王夫之从"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出发,认定"心"是"神"的器官,"神"是心的功能、效用.他说:"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读四书大全说·孟子尽心上篇》)王夫之限于当时人体科学的水平,还是沿袭孟子"心之官则思"的说法,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要论述"心"的

    1990年01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略析特征法与科学假说的建立

    岳玉禄;

    <正> 特征法是就个体对象进行科学研究而建立假说的一种方法.在科学史上这是一种经常采用的方法.但对用此种方法建立科学假说在学术界研究得很不够.亚里士多德是如何提出大地球形说的,埃拉托色尼是如何测得球形大地的周长的,阿里斯塔克为什么能在公元前2世纪就创立太阳中心说,究其根源,无不是用特征法建立科学假说的结果.到了近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笛卡儿提出太阳起源的旋涡理论,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定律,也都是根源于特征法的,在现代,有关太阳系的理论、

    1990年01期 68-7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必然性

    穆延;

    <正> 有人提出在我国也应当象某些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实行多党制度.认为这样可以相互制约和抗衡,从而避免重大失误.这种看法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有其必然性.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产生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使广大的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反帝反封,挽救民族危亡,就成为历史的主题.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

    1990年01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一战线问题的再认识

    刘俊豪;

    <正> 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内容.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依靠这三个法宝,党团结了各民族、各革命阶级、各民主党派和一切爱国力量,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建国以后,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

    1990年01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爱国不分男女"的呼号下奋起——五四运动中的直隶第一女师

    朱振江;

    <正> 在七十年前五四运动时期,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简称直隶第一女师)是在天津市乃至我国北方影响相当大的一所女子学校.那时这所学校以邓颖超、郭隆真为代表的约300多名女同学,在"救国不能后人"、"爱国不分男女"的口号下奋起,与以周恩来、马骏为代表的南开学校等各男校的广大同学,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并肩战斗,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1923年邓颖超同志回顾这段斗争的情景时,满怀激情地说:"当时女师学生的勇敢、奋斗、牺牲的

    1990年01期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个有关奴隶来源的字义之辨

    张文;

    <正> 春秋之世,奴隶反抗、逃亡,和奴隶主禁止奴隶反抗逃亡的事例,以及掠卖人为奴隶,拐骗他人子女为奴隶的事例,史不绝书.有一条齐晏婴赎奴的材料,诸书所记,互有异同.记述这则故事最早的典籍,当推《晏子春秋》.其文为:"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

    1990年01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明清之季台湾地区的开放型经济

    黄玉兰;

    <正> 17世纪至19世纪,正是西欧殖民主义者用贸易和武力手段打破国界,力图将世界变成一个统一市场之时.在中国,明清统治集团,却在政治上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经济上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严重地阻碍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然而,这时的台湾,却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较早向开放型经济迈进的地区之一.

    1990年01期 91-9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个"再认识"说质疑

    段国炼;

    <正> 由国家教委政教司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试用本),把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三个"再认识",规定为开设这门课程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思想.对此,我们尚有一些不理解之处,现提出来请教.第一,"再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既然是认识,自然就存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问题.关于认识的客体,教科书规定的似乎很明确,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自身.但细一想,又觉得似是而非.名曰《马克思主义原理》,不言而喻,就是要完整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马列经典作家关于整个客观物质世

    1990年01期 97-9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研究生要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

    李德孝;

    <正>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体育专业高层次的青年教师.因此,对于他们除要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好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技能,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得到锻炼之外,还应对他们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抓了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一、实践课的教学能力实践课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体操课程的教学,它具有项目多(男子六项,女子四项全能),动作类型多,技术复杂,危险性大,成才周期长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要求研究生从学好技术动作和善教这两个方面主动锻

    1990年01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培养非智力因素 提高教学质量

    宋宝峰;

    <正> 一、前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全面参与的,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通常人们把直接参加认知过程的因素(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称之为智力因素.把不直接参加认知活动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称之为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非智力因素起着调节教学活动的作用,它可以激发、维持、加强或者阻碍、中断、削弱智力活动的进行.非智力因素在个体上则表现为学习态度.

    1990年01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城镇化的道路与设想

    王小山;

    <正>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繁荣,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和新城镇的出现将是必然趋势.探索城镇化的途径,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一、城镇化经历的回顾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是建立在5000年的历史文化与4000年的城市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的.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城镇基础,对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以后以及未来的城镇发展,均有深远的影响.

    1990年01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对"公认观点"的异议》一文的质疑——与黄纯元同志商榷

    高茂泉;顾寿南;

    <正> 湖南《高校图书馆工作》1988年第1期发表的黄纯元同志的《应重新评价图书馆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公认观点的异议》一文(下称黄文),对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和教育观念更新给予大学图书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读后颇受启发.但文章对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这一"公认观点"提出了异议,又感到失之偏颇.现提出几点,与黄纯元同志商榷.

    1990年01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谈词首/S/后的爆破音

    潘炳信;

    <正> 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spend,study,sky中/s/后的/p,t,k/是否已浊化,为何不按音标发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当搞清楚/p,t,k/与/b,d,q/的区别.普通教科书上讲,英语语音里有6个爆破音,/p,t,k/是清音,/b,d,g/是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是区分这两组音的特征.其实,它们之间的差别并非如此简单.

    1990年01期 111-1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