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新时期的报告文学

    刘云涛;

    <正> 新时期的文学经历了十年的战斗历程,如何评价这十年,文艺界的认识尚不一致。我同意张光年同志的看法:“这个很不平凡的十年,也许还不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学最光辉的十年,但确实是我们文学的最关键,最重要的十年,是起死回生的十年,青春焕发的十年。”对文学的总体评价是这样,对其中的报告文学,我认为这十年它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1987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变法时期与五四时期文学改革之比较

    周葱秀;

    <正> 我国从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成立,反帝反封建的文学,有一个发生、发展最后走向成熟的过程。新文学史,应该是反帝反封建文学的发生、发展最后走向成熟的历史。研究新文学史,应把这个过程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但是,过去的研究者们,往往把这个整体过程人为地切割为前八十年和后三十年,片面地强调前八十年与后三十年的区别性,而忽略或不承认它们的整体性。从而把前八十年的文学逐出了新文学的殿堂。这样一来,就给新文学史的研究带来了某些问题:第

    1987年04期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与《江山村十日》比较论

    郑富成;

    <正> 全国解放以前,反映土改斗争的长篇小说,主要有三部,即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下简称《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马加的《江山村十日》。但长期以来,在文学史和课堂教学中,一般只评介前两部,却很少提及后一部。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用比较论的方法,对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

    1987年04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红旗谱》构思过程中的表象运动

    周海波;唐文斌;

    <正> 在民主革命时期,在枪林弹雨的年月里,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梁斌坚持不懈地努力,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文学之谜,写下了几十万字的作品,表达出自己对革命的一腔热情。但是,特定的历史条件,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其它一些原因,翻腾、跳跃在梁斌心胸中的一个强烈的欲望,始终不能得到实现。长篇小说的创作计划,一再拾起,一再被打乱。 1953年夏天,梁斌住进了北京碧云寺。生活为他提供了比较优越、安宁的创作条

    1987年04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石头、通灵宝玉与贾宝玉之“人生梦幻”

    宋健;

    <正> 在《红楼梦》中,“石头”的故事是贯穿全书的,它是作者所精心安排的一篇富有寓意的神话,是所谓的“荒唐言”。此一“荒唐无稽”的故事在《红楼梦》之整个艺术结构中的作用,乃是至关重要的,它所具有的思想上之意义和美学上之价值,是不可低估的。伟大的作家曹雪芹将“石头的神话”与主人公贾宝玉的人生“梦幻”相结合,体现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的深刻的认识和独特的感受,体现了他对于人生之价值和意义的执著不懈的探索和追求,同时,还体现了他的进步的世界观和杰出的美学观。

    1987年04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红楼梦》中《枉凝眉》一曲究竟唱谁?

    孟志斌;

    <正> 《红楼梦》第五回“游仙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众仙子所唱的十二支曲子中有《枉凝眉》一首: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支曲子,许多红学家认为是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如蔡义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毛德彪、朱俊亭的《〈红楼梦〉注解》,即持此种观点。1985年夏,山东人

    1987年04期 31-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裕禄与直隶义和团

    禾稼;

    <正> 裕禄,满洲正白旗人。他多年任地方督抚。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任直隶总督。直隶省是清王朝的“畿辅重地”,又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高潮的中心地区。关于裕禄与直隶义和团的关系,迄今尚无专文述及。本文仅就裕禄对义和团的态度,试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诸同志。

    1987年04期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评民国初年宋教仁的政治活动及其失败

    苏振兴;

    <正> 宋教仁是民国初年最引人注目的革命领袖之一。在民初政治舞台上,他为反对封建专制,建立共和国而奔走呼号,殚精竭虑,费尽了心血。但是,他所努力追求的政治理想不但没有获得实现,而且自己也遭到了暗杀。本文拟就宋教仁在民初社会中的政治活动及其失败的原因,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民国初年,为了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真正建立起来,宋教仁同袁世凯进行了英勇的斗

    1987年04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和实现宏观控制的思考

    佟芬永;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城市改革阶段。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为企业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宏观经济环境,则是改革的轴心问题。几年来,经济改革在冲破原有体制,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前进中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还未真正放开企业的手脚,使企业出现活力不够、后劲不足和宏观失控的问题。为什么几经改革老是放不开企业的手脚,并常常出现“一控就死,一放就乱”的局

    1987年04期 46-4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具体劳动是不可计量的,抽象劳动不是具体劳动的抽象——与董继斌同志商榷

    郭云飞;

    <正> 董继斌同志在《经济研究》1986年第1期发表的《关于“价值序列”的几点异议》一文,对该杂志1985年第1期上发表的万解秋同志的文章——《价值、理论价格序列问题初探》提出商榷(以下简称董文和万文),从理论和逻辑上对万文中所提出的“具体劳动时间概念”以及价值序列的层次关系,阐述了自己的不同见解。读后深受启发。我同意董文所作出的“‘具体劳动时间’这一概念是错误的”和“关于‘具体劳动时间(经过社会抽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的归结,……其命题及序列构成

    1987年04期 50-5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产关系之我见

    王秀海;

    <正> 传统观点认为,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就是生产关系,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都这样表述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这种表述似乎是正确无疑的,但在我看来,却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一是由生产技术性质所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一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生产关系的传统表述中,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关

    1987年04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形而上学》中的辩证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范墨昌;

    <正>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是许多门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其中也包括其对形式逻辑的创立。正因为这一原因,使人们比较注重对他的形式逻辑的研究,而忽视对他的辩证逻辑的探讨。其实,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思维是非常丰富的。在他的一些著作中,尤其是他的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形而上学》中,就处处闪现着朴素辩证思维的光辉。列宁曾经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寻求、探索,它接近于黑格尔的逻辑学……”,它“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处处、到处都显露出辩证法的活的萌芽和探索…

    1987年04期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及特征

    刘宗范;

    <正>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重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实现这个根本任务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都是很重要的,其中抓好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尤为重要。

    1987年04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李焕诚;

    <正>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阶段。这个共同理想已成为我国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那末,为什么这个共同理想能有这样大的吸引力?怎样发挥这种伟大的精神优势使其变成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它与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关系如何?这是全国人民,特别是理论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1987年04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高等教育的职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贾韫武;

    <正> 在新的历史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多方面需求。高等教育在数量上有很大发展,体系和结构上有很大变化的同时,其社会职能也有了新的变化:它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大。研究一下高等教育社会职能的变化,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发展和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很有意义的。

    1987年04期 69-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管理决策科学化中的几个问题

    高茂泉;

    <正> 决策,就是针对现实存在的特定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科学化的决策一般应按照决策的五要素,遵循四个基本程序进行,即: 确提确决追定→供→定→策→踪目资咨方评论方试实反检标料询案价证案点施馈查高校管理决策也不例外。但是,现在的大学越来越是一个组织层次繁多,管理跨度扩大,政企事业混杂,智能、技术密集,对外联系广泛,发展变化急速的小社会。如何改革传统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实现高校管理决策科学化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1987年04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古代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兼及我国传统教育的评价问题

    路景云;

    <正> 我国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遗产中的很多东西已经不再适应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需要了。但是其中不少精华仍可借鉴,不能一概否定。当前在教育界关于教学改革的讨论中,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倾向:就是在提倡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对传统教育的彻底否定。传统教育是古代教育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否定了传统教育,实质也就否定了古代教育,而现代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这显然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

    1987年04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改革加强高师音乐教育的几点认识

    刘放;

    <正> 三年前,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陈洪同志在《给高师音乐系科同学的一封信》中,对当前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与此前后,还有一些音乐界老前辈、有经验的音乐教育家,也对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性的意见。但是,当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改革仍然进展不大,同一些普通大、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进展比起来,显得更为落后。为此,本文就加强和改革高师音乐教育,提出几点个人的设想。

    1987年04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

    阎仲文;

    <正> 高校教师是国家科研队伍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是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主要力量。如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发挥他们的作用,使科研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去,这就必须有一支素质较好的科研管理队伍。科研管理本身也是科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包括研究并执行上级的科研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拟定校科研规划、计划和实施办法,经费管理,科研成果与科研机构的管理,学术交流、专利、技术开发以及

    1987年04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广义情报定义

    吕英;

    <正> 一古今中外给情报概念所下的定义,为数甚多,但都未得到情报界的公认,真可谓众说纷纭。下面仅就几种情报定义作些分析。一种是:以知识作为情报最本质内容的定义。如“情报是运动着的知识。这种知识是使用者在得到这种知识之前是不知道的”。“情报是记录下来的知识”。“知识或信息的传递即是情报”。“情报就是针对一定对象的需要所提供的,在实践中起继承、借鉴和参考作用的新知识”。“情报是有用的或被认为是有用的知识(数据)”。这些定义归结到一个共同点上就是:情报必须是知识。反之,非知识便不能构成情报。这类定

    1987年04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诗人洛威尔——当代最真诚的历史家

    黄宏煦;

    <正> 从二次大战到今天,美国诗歌处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另一个探索、实验、争荣的新时期。众多流派纷纷兴起,不少杰出诗人脱颖而出,但多是辉耀一时,很快就光影流散,被人遗忘。唯有洛威尔等寥寥可数的诗人声誉历久不衰,且有与日俱增之势。早在洛威尔发表其处女作时,较年长的诗人贾雷尔就曾写道:“我不知道自奥登以来还有谁写过比洛威尔更好的诗。”霍华德·茅斯赞叹道:“洛威尔是那样令人惊奇的现象:一

    1987年04期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卑劣的安东尼奥——评《威尼斯商人》

    陆永庭;

    <正> “真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威尼斯商人》第一幕第一场) 很久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解开这个谜:为什么这位威尼斯商人刚一上场就宣称他“这样闷闷不乐?”他的事业兴旺发达,整个威尼斯都认识他、器重他,他的商船来往世界各地,商业活动方面没有使他发愁的地方;私生活方面,更没有任何爱情事件搅乱他的心绪。为什么他“闷闷不乐”呢?西方有的莎士比亚研究者认为这里是作者自我感情的表白。从莎士比亚经历来看,1596年前后,他除了创作一些历史剧,写了一系列

    1987年04期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简析《苔蕾丝·德斯盖鲁》的艺术表现手法

    金全国;

    <正> 195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位蜚声法国文坛的当代著名作家,而他的代表作《苔蕾丝·德斯盖鲁》在法国更是家喻户晓的作品,现就《苔蕾丝·德斯盖鲁》的艺术表现手法,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苔蕾丝·德斯盖鲁》是莫里亚克于1927年发表的一部中篇,这是作者用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手法,以法国波尔多农村土地资产阶级的家庭悲剧为题材创作的。小说的女主人公苔蕾丝豆蔻年华时感情丰富、耽于幻想,生活在陈腐、滞闷的氛围中,渴望真正

    1987年04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部奇妙的作品——《我是猫》与《白比姆黑耳朵》之比较

    何瑞;

    <正> 日本的夏目漱石于1905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我是猫》。苏联的特罗耶波利斯基正巧生于这一年,而于1971年写成了中篇小说《白比姆黑耳朵》(以下简称《白比姆》)。猫不必说了,就是猫。“白比姆黑耳朵”乍一看难于理解。“比姆”是一条猎狗的名字,它身上是白色,耳朵是黑的。两部作品都以动物作为组织故事的中心,都采取了一种曲折的反映现实的方法;但两部小说有其独创性。现将《我是猫》和《白比姆》作一比较研究,以期对我们充分理解和研究这两部作品有所帮助。

    1987年04期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词类选择与文学形象的关系探讨

    董俊敏;

    <正> 一、问题的提出对传统语法中独立处理的语言范畴,如各种词类,可不可以在宏观上从某一角度进行综合的分析?在话语研究中,能不能将语法与篇章、词类选择与文学形象的刻画结合起来?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二、英语词类的动态与静态英语中的许多词类,如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等,都可以分为动态与静态两

    1987年04期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