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业通;
~~
1983年03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文质;李殿斌;吴树明;
<正> 由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体系,是在资产阶级产生、发展壮大之后完成的;又因为形而上学确实被反动阶级作为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工具利用过。于是,对形而上学就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评价。有人认为,形而上学始终是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在历史上从未起过积极作用,应该全盘否定;有人认为,即使有了辩证思维,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不能完全抛弃,而应以之作为补充。究竟对形而上学如何认识和评价,才符合客观实际,即符合形而上学的本来面貌呢?本文试从它的含义、形成、产生、本质等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1983年03期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沈光文;
<正>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它第一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从1883年马克思逝世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周年了。虽然世界历史的进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仍然是我们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机器人。目前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机器人,是在机械手、操作机等技术基础上,吸收了当代某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起来的。它是由各种机械、精密仪表、电子计算机等组装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自动化装置。它能够模仿人的动作独立地自动地操作。一些国家正在研究制造最新一代的机器人,它不仅有相当于人的视觉、触觉、听觉的能力;而且能写会算、识别
1983年03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耿五群;
<正>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一切社会生产的要素,它们结合的特殊方式,是划分不同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这是马克思早就为我们指出的一个重要原理。但是,怎样通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来区分不同的经济时代呢?具体地说,又怎样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呢?关于这个问题,就我个人所见到的一些报刊文章和教科书中,大都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间接结合和直接结合,来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在教学和学习中,我总感到这种说法很值得商榷。
1983年03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永信;
<正> 马克思吸取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最高成就,予以辩证地扬弃,创立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完整体系。(一)对商品的科学分析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马克思认为,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现实的最简单的关系,资产阶级正是通过占有商品从而占有财富,才使其成为资产阶级的。所以商品是表现资产阶级财富的第一个范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这种有用性不是悬空的,它是与每一具体商品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或
1983年03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学;
<正> 关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认识与说法,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在定义上议论不休,理由是研究问题不必从定义出发,而应从实际出发。笔者的浅见是定义问题关系全局,不可回避。如果研究对象还不明确,就会在实际工作中分散精力而事倍功半,甚至迷失方向劳而无功。回顾我国近年地理学的发展,确实存在上述情况。地理学领域广泛,各人侧重不同,就会提出各种说法。但是作为一门科学,总该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真理越辩越明,及早取得一个确切的说法或定义,将会促进地理学的正常发展。
1983年03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中强;
<正> 我国用煤炭作为动力燃料有着悠久的历史。就我省而论,煤炭资源丰富,储藏量亦多,已有上千年的开采历史。据宋代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记载:“石炭(煤)自本朝河北、山东、陕西方出,遂及京师”。同时,宋代在今河北、山东、河南及山西等产煤地区还设有专门管理机构及实行专卖制度。元、明以来,河北一带民间煤窑在宋代原有的基础上仍然继续发展。到清时,尤其是中叶以后民办中小型煤窑星罗棋布,遍布各地。一百多年以前,“唐山”还只是一座山的名字,这时山南就有几百座土法采煤的小型煤窑。当时唐山附近比较著名的煤窑有马家沟、陈家岭、风山、白云山及古冶等二十余处。随着民间采煤业的发达,又带动了其它民办作坊的兴起,如烧石灰、烧陶器及制砖瓦等各种行业的手工业作坊。这些煤窑或者作坊的工人多则可达一、二百人,少
1983年03期 2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共研;
<正>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科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我校政教系国际共运教研室,于1983年5月16日至30日特聘请《国际共运》副主编王兴斌同志来我系讲学。讲授的主要内容为《战后世界共运》。先后以《战后世界共运概况》、《朝鲜的自主社会主义》、《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与现状》、《第四国际》等八个专题进行了讲
1983年03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铭;
<正> 南开大学副教授杨心恒,应邀于四月十三日来我校讲学。他讲了中国社会学这门科学的发展及概况,并介绍了一些美国社会学的情况,谈了他的访美观感。听讲者除本校师生外,还有省市有关部门的同志,大家一致感到有收获,受到了很大启发。
1983年03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黎明;
<正> 日本人士用汉文填词,历史久远,独具传统。他们的填词是如何开始和发展的?曾出现过哪些著名的词人?其作品有什么特色?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述。一日本填词起始,要追溯到平安时代。公元八二三年(我国唐代长庆三年),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是日本填词的开端。当时,还有内亲王有智子与名儒滋野贞主的奉和之作七首,调同《渔歌子》。稍后,又有兼明亲王的《忆龟山》二首,取调白居易的《忆江南》,时称江南曲体。作为日本填词的起步,他们的作品虽近摹仿,但却有一种高雅冲淡的意趣贯穿其中。如“青春林下度江桥,湖水翩翩入云霄。烟波客,钓舟
1983年03期 41-4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荫柏;
<正> 马致远一生共写了十三部杂剧,其中有五部是“神仙道化”剧。至今完整地留传下来的杂剧仅有七部,其中就有四部为“神仙道化”剧,成为他现存作品的主体,值得认真研究。贾仲明在《凌波仙》挽词中云:“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可见在他生前,死后,其“神仙道化”剧很有影响,“马神仙”之美称便由此而来。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集中表现全真教的内容。全真教是南宋初河北一带新兴的一宗。王哲创教时,其信徒多带遗民气质,除邱长春龙门法派中一些人,因受到成吉思汗的重视,暂时跻入上层外,一般对元蒙统治者均采取不合作态度。在成古思汗去世
1983年03期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高辉;
<正> 三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张斌教授和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胡竹安副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张斌教授给学生讲的题目是《对句子意义的理解》,在现代汉语教研室座谈会上讲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的编写与使用情况;胡竹安副教授给学生讲的题目是《文言词语意义的分析和选择》,在古代汉语教研室座谈会上讲的题目是《改进古汉语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几点看法》。四月二十五日,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魏际昌应邀来校讲学,他讲的题目是《从先秦的“名学”谈起》。
1983年03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黎;
<正> 寓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短小精悍,构思巧妙,形象生动,语言朴素,取材多样。由于它是人们生活和斗争经验的概括,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很受读者欢迎。许多优秀的寓言都成了人们珍视的千古名训。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里有好几处引用了古代寓言故事。如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用《叶公好龙》的故事,揭露了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右派“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而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的惧怕革命、反对革命的反动本质。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中,借《黔之驴》这则寓言,把日寇比做蠢笨无能的大驴子,把八路军新四军比做勇猛灵活的小老虎,它“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驴子”的,最后定能战胜这个貌似强大的敌人。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引用了《农夫和蛇》的希腊寓言,劝告人民不要“怜惜蛇一样的恶人”,而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1983年03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路景云;
<正> 在晋宋之交的文坛上,出现了两位大诗人,即陶渊明和谢灵运。陶渊明(365—427)虽比谢灵运(385—433)大二十岁,但卒年相去不远。可以说两个人基本上是同时代人。两人都做过官,也都曾退隐田园,而又同以诗名家;一个是田园诗的创始人,一个是山水诗的奠基者。在文学史上,后人常以“陶谢”并称。本文拟就他们的退隐、思想及其诗歌的艺术风格等方面做一初步探讨,并比较其异同。这对进一步了解陶谢诗歌的历史价值及晋宋之际的文学发展或许有所裨益。
1983年03期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卞孝萱;
<正> 《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云:“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这几句话,代表着中、晚唐人对刘禹锡文学创作的评价。这样一位“诗豪”,除了与白居易唱和外,对其他晚唐诗人,不可能不发生联系影响。这篇小文,是我所举的几个例证,也是我所进行的一种试探。刘禹锡与姚合
1983年03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苏宝荣;宋永培;
<正> 在以单音词为主的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突出。为了正确地解释词义,必须注意语词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注意词义的系统性和时代性。《论语·子张》篇有这样一段话: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对于其中“学而优则仕”一语,历来说解多误,特别是在十年动乱所搞的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批判中,许多文章把这句话列为孔子鼓吹“读书做官”的罪证,而加以挞伐。他们把这句话中的“优”释为“优良”,把这句话中的“仕”释为“做官”,按照这种解释,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1983年03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卢玉瑾;
<正> 从“冷娃系列篇”谈起青年作家邹志安1980年曾发表了短篇小说《关中冷娃》,81年和82年又发表了《冷娃新传》和《冷娃入党》,真可谓接二连三。作者还打算继续写下去,他说:“以后每年我都争取给冷娃写一篇吧?搞那么个‘系列篇’怎么样?就是写五六篇、七八篇也好。因为基本人物是熟悉的,有许多关系已经确定,比一切从头构思要顺手一些,但它将不同于别的,专写一个人物的那种传记小说,它可能随着生活面的扩展,不断带出新的人物、新的思想”。
1983年03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严金华;
<正>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中享有盛名。《项链》和《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米龙老爹》、《两个朋友》、《菲菲小姐》等一样,是他的短篇小说创作的佳作。《项链》之所以被誉为短篇小说的名篇,首先在于它的深刻的思想性。小说的主人公玛蒂儿德是个追求虚荣的典型女性。她是个“漂亮迷人”的女子,但生长在一个没有金钱和地位的职员家庭里,因家里没能给她一笔可观的陪嫁费,就没法让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认识她”,“爱上她和娶了她”;她只好嫁给一个同她家的地位相当的一个小职员。玛蒂儿德虽然出嫁了,但她的虚荣心有增无减。她总觉得凭自己
1983年03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文静;
<正> 作家梁斌创作态度十分严谨,特别强调对作品的反复修改。他说:“艺术没有止境,修改必须不厌其烦。反复修改加工,是文学作品逐步提高的过程。”(《复读者来信》)他的《红旗谱》是建国以来有广泛影响的优秀长篇。据作家说,在“文化大革命”前它已有三个版本(1957年、1960年、1962年)一九七七年再版时,又作了修改。为了具体了解作家在艺术上的刻意追求,笔者对这几种版本作了比较,发现一九七七年新版本改动最大。从人物形象到情节安排,细节描写乃至文字语言、标点符号都有不少改动。其中对于朱老忠、严志和、小魏和二师学潮的描写最为突出。总的说来,这些修改是成功的,艺术上更加精湛了。但有些地方的修改,也未必妥当,还可以进一步商榷。下面笔者以一九五七年最早的版本和一九七七年出的最新版本进行比较,把重要修改的地方,整理出来,供读者研究时参考。
1983年03期 89-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白俊耀;
<正> 本文想探索一下单式时间状语(以下简称单式)和复式时间状语(以下简称复式)的问题,重点是谈复式。谈复式的时候,说说复式是怎么构成的,表示什么意义,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没有,可以分为几类,语法上如何进行分析等等。因为是探索,怎样认识就怎样谈,可能带有主观性,希望得到批评指正。1、什么是时间状语的单式和复式现代汉语中时间状语有单式和复式两种基本形式。单式是指谓词性结构前面由一个表示时间的语言成分充当的时间状语。这个语言成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例如:
1983年03期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梦凡;孙锡祺;
<正> 一、师范教育特点与师范性目前,国外许多国家不专设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学校师资由普通大学培养。在我国则不然,专设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并已有一段历史。五十年代以来,我国曾多次召开过师范教育会议,确定了我国师范教育的规划、方针与任务,明确指出高师院校负责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研究促进中等教育的发展与提高。既然是师范院校,就必须突出其师范性,那么,什么是师范性呢?我们初步体会,就是指师范教育要体现师范的特点,使师范院校真正担负起普通教育的“工作母机”的责任,为普通教育提供师资并促进和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知道,中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坚阶段,它所涉及的面最广,年限
1983年03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书生;
<正>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目的,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概念。它们既有确定的内涵,也有确定的外延。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的内涵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本质,即社会生产目的质的规定性;而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目的的内涵反映的是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本质,即企业生产目的的质的规定性。社会生产目的的外延反映的是具有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本质的一切对象,即社会生产目的的量的规定性;企业生产目的的外延反映的是具有反映社会主义企业生产本质的一切对象,即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目的的量的规定性。
1983年03期 110+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鹤鸣;
<正>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为了实现科学管理,往往需要编制索引。比如大量的人名、地名、产品、图书资料、文件、人事档案、医院病例、学生学籍卡等等,都需要进行适当分类,按合理的顺序加以排列,编制出索引,以便随时查找。如果索引编制得不合理,就会在查找时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索引的编制方法有多种,过去我国采用按汉字部音或笔划进行排列的方法,查起来比较费事,而且有的字究竟属于哪个“部”,一般人不易确定(如民字在“氏”部,承字在“手”部)。有些字的笔划,各人数起来也不尽相同,汉字简化后,这种情况更易出现。再说,用这种方法查单词尚可,查字数较多的条目就更不方便了。近年来社会上在搞工具书方面四角号码检索法逐渐流行,但用这种方法查字数较多的词条也有其局限性。
1983年03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业通;
~~
1983年03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