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师范教育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充实与提高

    王梦凡;孙锡祺;

    <正> 一、河北省在八十年代初期须建成全省师范教育体系在四化建设中,我国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师范教育体系.构成师范教育体系所指的师范性质的学校,有师大、师院、师专(包括专业性质的师院师专)、中师、幼师、民族师范、盲聋哑师范、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以及各种远距离教育形式的师范(如电视、广播、函授)等.

    1981年02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方志学(连载之一)

    傅振伦;

    近来台湾省商务印书馆再版重印,唯著者以为原书去时已久,自觉陈旧,故于1979年重新修订,更名《中国方志学》,以补台湾再版旧著之不足.本刊征得傅先生同意,从本期起,将修订书稿依次连载,以应当前我国方志学研究和地方史志纂修之需要.

    1981年02期 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山国简说

    史为乐;

    <正> 以前我们对中国知道得很少,文献资料既不完整又不系统.汉朝刘向在编订《战国策》时,著录《中山策》九章,但对中山王的世系和名号也没讲清楚;司马迁《史记》中写了周、秦本纪和宋、卫、燕、楚、赵、魏、韩、齐诸世家,唯独缺中山国.不久前,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刻有长篇铭文的铁足大铜鼎、夔龙饰铜方壶、铜园壶及兆域图铜板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山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下面准备就中山国历史的一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1981年02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略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杨文质;

    <正>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革命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四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遭受过不少的挫折和失败,但他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始终坚持革命.后来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代表的帮助下,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革命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西.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总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有益处的.本文就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981年02期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大钊同志的革命创举

    刘殿臣;

    <正> 李大钊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他第一个指明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他在中国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原则.早于一九一九年一月,他在《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论文中,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鼓吹的大亚细亚主义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它是与民族自决主义直接对立的.这是我国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提出"帝国主义"这个概念,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九一九年九月至十一月,他在《新青年》上连续发

    1981年02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83所高等院校成立文改研究小组或研究会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将在7月成立

    <正> 1979年5月,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教材会议倡议成立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并产生筹备组织以来,在筹委会的推动下,目前已有83所高等院校成立了文改研究小组或文改研究会,申请加入学会的人数达66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57人、讲师326人、教员90人、助教61人、研究生和学生24人,其他人士89人.两年来,高校文改学会

    1981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楼梦》版本新语

    徐恭时;

    <正> 一、《红楼梦》版本问题引语有几位《红楼梦》爱好者,相聚于秋宵灯下,开谈红楼.话题转到了版本问题.其中乙君说:我们读《红楼梦》,主要看故事情节,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现在通行的人文版一百二十回本,故事前后完整,脉络也基本相接,后半部也反跌了贾府之衰,完成了悲剧的结局.再从作品文字观察,八十回结束处讲到迎春嫁后回家哭诉她遭

    1981年02期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国语罗马字探源

    陈升祥;

    <正> 1928年由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公布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Gwoyeu Romatzyh,简写为G,R),是由几位著名中国语言学家集体制订的第一个用罗马(拉丁)字母的拼音汉字方案.参加制订这个方案的语言学家在拟订方案之前,就对汉语拼音文字的有关问题进行过探索和试验.《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就是这些探索和试验的结晶.回忆一下他们所走过的道路,对于了解拼音汉字的来龙去脉,无疑是有好处的.

    1981年02期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略论艺术真实的特征

    韩峰海;

    <正> "写真实"的固有的、可能容存的含义,就是强调创作要忠实于现实生活,正确地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亦即恩格斯说的"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列宁强调要"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而不能"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就科学地揭示了"真实"的本质.目前在关于"写真实"的论争中,有的同志把"写真实"的含义,任意扩充为还包括什么要求作家在文艺作品中写出艺术真实等.就逾越了常解,而言过其义了.艺术真实的基础、血肉、灵魂,尽管是生活真实,但艺

    1981年02期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风格论——古典文艺理论札记之一

    汪正章;

    <正> 无论在文学发展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凡是在艺术修养上有一定造诣的作家,大都在艺术风格上有所创新,并赖此而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我国古代文论家对此早已有了足够的重视,并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论述.曹丕《典论·论文》首倡"文以气为主"的观点,称“徐干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他还在《与吴质书》中称"公干有逸气".无疑,曹丕之谓"气",主要是

    1981年02期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鲁迅小说中人物行动的描写

    王黎;

    <正> 要写出活生生的人物来,必须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而对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动作描写,则是表现人物个性的重要而有效的艺术手段.高尔基说:"要使艺术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地多做事,少说话."(《论文学技巧》《论文学》319页)我国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很少对人物作概括的介绍,或直接进行议论和评价,而是通过人物动作,来揭示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鲁迅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在小说中用很少的笔墨,选取典型的细节动作,就使人物性格闪露出来.

    1981年02期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突破与创新——近几年来话剧创作一瞥

    倪宗武;

    <正> 粉碎"四人帮"几年来,我国话剧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广大剧作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写出了象《王昭君》(曹禺)、《大风歌》(陈白尘)、《闯江湖》(吴祖光)、《曙光》(白桦)、《东进!东进!》(所云平等)、《陈毅出山》(丁一三)、《神州风雷》(赵寰等)、《报童》(邵冲气等)、《丹心谱》(苏叔阳)、《于无声处》(宗福先)、《未来在召唤》(赵梓雄)、《权与法》(邢益勋)、《报春花》

    1981年02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歌词创作笔谈

    石祥;李幼容;李如会;

    歌词,是文学艺术百花园中一朵散放着异香的小花.从发展史上看,歌与诗最早实为一体,只是在后来,才逐渐分为可唱的和不可唱的两种式样.一首歌词,作为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情况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整个歌曲的成败.一首好的歌词,要高度概括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要具有时代感,描绘出鲜明的艺术形象与意境;要词语凝炼,形式完美,讲究声律,富有节奏.时代在前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文化和艺术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歌曲创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进一步总结歌词创作经验,不断提高歌词的写作水平,无疑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工作.近来,我校艺术系在高年级的文学专题课里,试讲了有关"歌词写作"的内容.在备课和讲授期间,得到了许多有实践经验的歌词作者的热情支持.他们纷纷就如何繁荣歌词写作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现辟此栏目,发表部分稿件,以飨读者.

    1981年02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劳动状态与工资形式

    高凤岐;

    <正> 以劳动为唯一尺度制定合理的工资形式,是今后工资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就如何以劳动状态为依据制定合理的工资形式,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一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劳动的存在有三种状态.一种是存在于人体内的潜在状态,就是劳动力.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资本论》第一

    1981年02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

    李仰溪;任立忠;

    <正> 一、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是人类社会的两种生产,这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推行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论依据.一八四六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析社会活动

    1981年02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左权年表(一九○五-一九四二)

    尚荣生;郝良真;

    <正> 一九○五年三月十五日(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已二月十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东冲埔黄茅岭.原名左纪传,号叔仁,字孳林.中学时代曾更名左泽.一九二三年赴广州参加大革命后改称左权.祖父左奉裘和父亲左兆新(1876~1907)常年累月租种地主土地,过着贫困的生活.母亲张氏(1864~1949)生一女四男,左权排行最小.一九○七年父亲、祖父相继去世.兄姐年幼,全家仅靠母亲一人纺纱织麻维持生活.有时无以为继,母亲便怀抱二岁的左权四乡乞讨.

    1981年02期 9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