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v.48;No.238(05) 138-14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个人破产失权的法理新解与规则重塑——以利益衡量为中心
A Re-examination of Individual Bankruptcy Disqualification and Rule Reconstruction: Interest Balancing as the Core Framework

赵德勇,王沛霖

摘要(Abstract):

个人破产失权作为个人破产法构建的重要内容,我国现行立法中并未有成熟制度,学界对于个人破产失权的认识未形成共识。无论是依据破产可责性的惩戒主义,抑或是基于防止破产制度滥用的威慑功能,皆会导致个人破产失权面临解释困难与价值错位。鉴于个人破产立法的价值取向、债务人更生与债权人债权实现的现实需求,个人破产失权的由来以及正当性基础必然要诉诸于利益法学。首先,应以利益冲突决定利益衡量的适用;其次,衡量经济利益与观念利益、一般利益与特殊利益、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三对范畴;最后,在我国立法中应当采用折中的失权生效模式、确立以个人信用为核心的失权裁判标准、创设个人破产失权的抗辩事由、构建意定与法定并存的失权制度模式。

关键词(KeyWords): 个人破产制度;个人破产失权;惩戒主义;威慑功能;利益法学;利益衡量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赵德勇,王沛霖

DOI: 10.13763/j.cnki.jhebnu.psse.2025.05.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