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v.48;No.238(05) 121-12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天下无外、共同体思想与中国美学的践行路径
Tianxia Without Boundaries, Community Imaginary, and the Praxis Pathways of Chinese Aesthetics

车凤成

摘要(Abstract):

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在宇宙论层面所存在的“神学(人学)本体论”与“仁学本体论”之分,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呈现为“神学(主体与客体)”与“美学(交互主体)”两种拥有方式。对自然世界的“神学拥有”使西方文明历史化进程为“天国天下化”逻辑所主导,而中华文明则因人与自然世界关系的“美学拥有”使其历史化进程为“天下天下化”逻辑所规定。“天国天下化”逻辑既服务于西方文明对自然社会的宰制,也服务于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间的不对等交往。“天下天下化”是“天下无外”思想的现实化,也是“共同体”思想与“中国美学”相互生成的逻辑前提。对世界的“美学拥有”使“共同体”思想在日常生存方面呈现为三种践行路径,即“政治美学”“生态美学”和“生命美学”。这三种美学践行路径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无外”的“共同体”逻辑、“差异共生”的“共同体”愿景和“交互相生”的“共同体”伦理。

关键词(KeyWords): 天下无外;共同体;中国美学;中华文明;天下观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北方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共同体场域下中国国家边疆治理文化要素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2GTT04)

作者(Author): 车凤成

DOI: 10.13763/j.cnki.jhebnu.psse.2025.05.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