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 文化达人王云五对汉语辞书学的贡献

    周荐;

    王云五曾涉足官场,是炙手可热的政坛人物,创造了令人瞠目的宦海传奇;是中国二十世纪声誉卓著的学者、教育家、出版家、图书馆事业家,建立了非同寻常的文化业绩;他更是了不起的辞典编纂家,不仅发明了"四角号码检字法",还编纂有《王云五大辞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下略作《大辞典》)等语文工具书,并为所收条目标注了词性,这是现代汉语类的工具书为条目标注词性的较早尝试。①王云五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和贡献的奇人,在海内外华人中享有极高的声望,政坛不倒翁、商业巨子、世间达人、学界常青树、不朽的文化丰碑,等等,如此众多未必过誉的赞美之词数十年来不绝于耳。但是王云五最为后人铭记的还是他作为文化学人的一面,是他对祖国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王云五在其《八十自述》的"结语"中也曾说,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出版,然后是教育;而其他社会活动,"公务政务殆如客串"。从民国二十年到抗战胜利,由于商务印书馆是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由于四角号码的广泛使用,且以"王云五"命名的字典风行全国,王云五的名字随之广为世人所知。今年是王云五先生诞辰125周年,研究并总结这位文化达人在汉语辞书编纂领域所曾做过的开拓性的工作,对汉语辞书学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将是十分有益的。

    2013年06期 v.36;No.167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9 ]

文化学专题

  • 论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演变

    张继良;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演变是中国传统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变化的集中反映,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中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来文化的输入及其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和交融,改变了中国本土文化以封建文化为主体和儒学独尊的局面,形成了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多元鼎立、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近代中国文化体系。多元文化并存及其价值互相冲突的社会文化格局,对中国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产生了复杂和深远影响。

    2013年06期 v.36;No.167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803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8 ]
  • 文化自觉与社会行动者

    廖文伟;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论述,是基于世界主义视角下开展的,它尤其关注社会行动者作为反思性现代性及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动力。而文化主体性一词,未能充分解释当中的动态过程。通过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社会行动者参与文化交流过程的分析,可以丰富文化自觉论述的理论意涵;而分析跨文化交流的场域,包括组织、学校、大众传媒、跨国企业及国际性组织等,亦有助于我们从多种纬度理解文化自觉与社会行动者的关系。

    2013年06期 v.36;No.167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先周时期河北文化刍议

    杨秀敏;牛云平;

    大量的考古学和文献学研究发现,从张家口的桑干河流域,经燕山南北、太行山东麓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徐水南庄头,到邯郸武安县磁山村,河北地域最晚自旧石器时代起就是人类的理想居所;炎帝、黄帝、尧、舜、禹乃至早期的商族,先周时期的各代各族河北居民创造了发达而连续的本土文化,直接塑造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

    2013年06期 v.36;No.167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河北省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张葳;

    文化产业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正在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从当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入手,深入透视了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软实力、硬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四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和提升河北省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2013年06期 v.36;No.167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哲学_美学研究

  • 论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社会基础

    李世涛;

    西方的现代化引发了社会巨变,也改变了现代人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方面的关系,与此相伴,还产生了体验这些变化的种种复杂的感受、情绪、感情。西方审美现代性就涉及到一部分这样的体验及其表达。

    2013年06期 v.36;No.167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从建设性后现代视角探讨社会参与式艺术的美学特征

    杨静;

    社会参与式艺术是一类以社群参与、对话和沟通为核心,强调艺术创作的过程性以及艺术家与民众的合作互动的艺术创作。社会参与式艺术反映出强烈的入世情怀,重视发挥艺术的沟通和疗育作用,因此经常被视为特定社群进行公共表达,解决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很多问题的催化剂。自从70年代出现以来,社会参与式艺术在西方蓬勃发展,体现了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对当代文化和艺术的深刻影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提供了建立社会参与式创作评价和论述的美学和伦理基础。

    2013年06期 v.36;No.167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7 ]

哲学_伦理学专题

  • 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探析

    朱效梅;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现代人处于一种在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艰难调和,在传统价值观与新的价值观之间徘徊纠结中挣扎寻找平衡的生存状态,加强信任与沟通,并凸显完整意义上的家庭作为现代人精神港湾的地位对于改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至关重要。

    2013年06期 v.36;No.167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道德自觉、个体人格与公德心

    祁刚利;

    梁启超将道德自觉性的提升与个人权利、人格独立紧密联系起来,试图以伦理革命的方式改造旧道德、培养公德心,不过因其以私德思维认识公德心问题,故无法找到公德建设的合理路径。蔡元培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的道德教育论,对后世积极推进道德实践有重要启迪。我国当代将个人品德建设作为切入点,紧密结合时代特色和道德生活的发展要求,启迪公民道德自觉,完善个体人格,通过培育成熟的公民意识为公德建设开辟了崭新途径。

    2013年06期 v.36;No.167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7 ]

历史

  • 联省自治运动的政治困境与民主发展

    龙长安;

    联省自治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唯一一次把联邦制理论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运动的目标是希望以美国等典型联邦制国家为参照物,把中国政治体制从中央集权制转换为联邦共和制,以实现完成国家统一和建设民主政治的双重使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联省自治运动始终面临其无法克服的政治困境,最后以失败而结束。但是,联省自治运动的推行又是清末以来地方自治建设的最高峰,它对于破除军阀专权、弘扬法治和实现公民政治参与做出了有益尝试,有力地推动了当时中国的民主发展。

    2013年06期 v.36;No.167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2 ]
  •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年)救灾人员素质之考察

    武艳敏;

    国民政府时期救灾办赈人员,上自中央,下至地方,成员复杂,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不辞劳苦为灾民奔波的上层官员和慈善家,但更多的却是具体基层办赈人员的贪污横行和冷漠无情。时人对救灾办赈人员素质的要求主要着眼于道德而非技术层面,监督的方式主要是软性的内心自我反省而非刚性的制度性监督。镜鉴历史,我们需要加大对基层具体救灾办赈人员素质的培训整合,提高救灾办赈人员的技术素质,从法律上规范对救灾办赈人员失职渎职的制度监督。

    2013年06期 v.36;No.167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面对疾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组织与动员

    李洪河;宋冰杰;

    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因各种天灾敌祸所致疾疫流行,给根据地人民群众带来了身心财产的重大损失。根据地党和政府在积极建立各级卫生组织、派遣各种医疗组和卫生防疫队开展疾疫防治工作的同时,还重点开展了对广大军民的宣传与动员,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各种疾疫的流行,转变了根据地民众的卫生观念,增进了民众对政府和军队普遍的政治认同,为晋察冀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06期 v.36;No.167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1 ]

历史_考古学专题

  • 小臣墙刻辞与商末献俘礼——兼论商代典册问题

    张怀通;

    小臣墙刻辞是一片性质有别于卜辞的记事辞例,记载了商代末年的献俘礼。商末献俘礼由告俘、献俘、赏赐三个部分组成,与小盂鼎所载西周早期献俘礼完全相同。小臣墙刻辞对献俘礼记载的详尽程度,与单条殷墟甲骨卜辞对商代祭祖礼、射礼的记载相比毫不逊色。另外,小臣墙刻辞具备了"文章"的特征,是与《典宝》《世俘》属于同一类型的文献,由此可以窥见商代典册的概况。

    2013年06期 v.36;No.167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6 ]
  • 巴彦淖尔汉墓陶仓区域特征初步研究

    李雪欣;魏坚;

    通过对巴彦淖尔地区两汉墓葬出土的陶仓进行型式分析,可以找出该地区陶仓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周边地区出土陶仓比较还可看出巴彦淖尔地区陶仓具备类型丰富、数量较多、延续时间较长的特征。该地区陶仓由内地移民带来并伴随东汉时期的移民回撤传播回内地;该地区陶仓与附近地区陶仓存在很大差异,是因为各地区人口的来源地不同;该地区陶仓的形制及装饰受其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影响。

    2013年06期 v.36;No.167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5 ]

文学

  • 以近譬远与罕譬而喻——论魏晋论说文中的譬喻

    王京州;

    魏晋论说文常用喻词有譬、譬如、譬犹、何异等,不同喻词蕴含不同的语气和色彩,更多譬喻则无需喻词,本体和喻体之间仅靠句式的巧妙衔接。魏晋论说文中大量使用金、木、水、火、土为喻体,反映了譬喻由近及远、以小譬大的特点。譬喻能使论说文的语言更为洗练,在魏晋论说文中的反复运用使许多蕴涵丰富的成语固定下来。喻证的功能是有限的,存在着使用不当的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被论敌抓住把柄,因此譬喻不能取代逻辑推理,而在使用譬喻时尤须注重严密性,"罕譬而喻"理应成为论说文作家的追求目标。

    2013年06期 v.36;No.167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 江苏《论语》学论纲——以近代为断限

    宋钢;

    江苏《论语》学历史悠久,代不乏人,成果丰硕,因而是整个《论语》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梳理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归纳其不同成果的特色与贡献,探讨其主要内容与重大影响,对丰富和深化《论语》学研究,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3年06期 v.36;No.167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现代个人主体的确立及其文学表达——以王小波为例

    张川平;

    个人主体的确立是现代社会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特征,在中国这一"确立"难度表现在主体意识和角色意识的激烈博弈,由于自我主体内含于以"角色"为核心的社会演出体系,使"自我呈现"尤为复杂和曲折,王小波文学实践的独特意义在于不断突破与"角色扮演"一脉相承的"程式化"书写的禁锢,使文学创作皈依"现代个人主体的确立"这一重要主题,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现代性及当代价值。

    2013年06期 v.36;No.167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5 ]
  • 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地理空间批评

    陈一军;

    地理空间的转换是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突出特点。从地理空间角度审视农民工题材小说,不仅有效,而且确实会有独到的发现。在农民工题材小说中,传统农村作为一种文明形式似乎与自然对立,但是相对于现代城市文明,传统农村不过是自然的延伸。传统农村孕育了自然乡土生命。然而,当自然乡土生命进入城市却遭遇了城市绝对的霸权:城市拒斥、消弭自然的踪迹。于是,自然乡土生命便在城市凋零,在身体上被辗转消费,心灵上则被抽空,终而至于成为令人唏嘘不已的一种人生存在形式。乡土诗意也在农民工题材小说中消减残损,终而至于隐遁。

    2013年06期 v.36;No.167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 ]
  • 弱势群体的呐喊:当代美国成长小说中的少女成长

    甄蕾;

    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运动和性解放运动,触动敏感的美国作家以凌厉的手法把一个弱势群体——受到性伤害的少女形象推进了成长小说的经典之列。这些少女形象主要有三类:被强暴的少女、未婚妈妈少女和同性恋少女。虽艺术手法各异,但作品叙事模式惊人相似,其叙述的既是成长小说所独有的表现主人公由"天真到迷茫再到顿悟"的正常成长,也是叙述少女由"受伤到觅伤再到疗伤"的异常成长。作家把美国特殊的移民历史和过度消费的现实所诱发出来的社会问题,用弱势的少女成长作了别样视角的阐释,不仅呈现了成长小说所承载的独特的美国历史与文化,也是警醒人们如何关心少女成长的一记呐喊。

    2013年06期 v.36;No.167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自由与孤独——村上春树《去中国的小船》解读

    何忆鸽;史锦秀;

    《去中国的小船》是一篇描写都市生活中孤独者故事的小说,这也是村上春树一直以来的小说主题。小说中的"中国"不发挥指向现实社会问题的机能,它只是一个原乡的符号,是指向主人公内心的仅仅属于"我一个人的中国,是唯我一人能读懂的中国,是指向我一个人发出呼唤的中国"。

    2013年06期 v.36;No.167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 ]

文学_社会治理专题

  • 中国社会管理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白祖纲;刘思阳;

    梳理中国社会管理的历史脉络,我们应了解和反思封建社会的社会管理如何实现超稳定的社会秩序与形成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对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爆发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应该有深刻的认识。在反思历史与当前社会管理基础上,中国未来的社会治理应向网络化的社会治理方向发展,形成政府、市场主体与社会组织的公私伙伴关系,共同治理社会领域。

    2013年06期 v.36;No.167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6 ]
  • 社会管理中的政府职能定位与角色调适

    张岱;孙燕山;

    就社会管理而言,政府职能的确定和角色调适,主要取决于社会发展状况、政府理念及制度环境。因此,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科学设定、及时调整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角色,对不同社会领域和社会事务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区别对待的方针,逐步构建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和良性互动的法治化、常态化社会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目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主要着力点。

    2013年06期 v.36;No.167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4 ]
  • 产业技术人员原始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分析

    穆林;封雪韵;

    企业要想提高其原始创新产出,其首要任务是要切实提升本企业技术人员的原始创新能力。而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原始创新能力又要求该企业不仅要重视技术人员所具备的基础条件,还要重视外部因素对本企业乃至技术人员的影响。

    2013年06期 v.36;No.167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地区间行政管理支出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曹万鹏;王彦林;

    采用实证方法,利用2011年河北省136个县的数据,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县域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区域面积、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财政转移支付等因素对行政管理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规模与行政管理支出呈"U型"关系,当辖区人口规模为70万左右时,行政管理支出相对最有效率;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也刺激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

    2013年06期 v.36;No.167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法学_体育法专题

  • 中国足球职业球员转会制度的变迁与法治化

    雷振;

    中国足球职业球员转会制度的历史过程应分为四个阶段,一共经历了三次变迁。借助规制和依附两个指标,发现这三次变迁是在"强规制、强依附"与"弱规制、弱依附"之间反复。变迁的主要动力是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足球产业利益格局的变化。

    2013年06期 v.36;No.167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5 ]
  • 职业球员劳动合同解除研究

    韩勇;

    目前我国职业球员合同解除方面可借鉴欧美职业球员合同的相关经验进一步完善。除双方合意解除外,为了保证合同的稳定性,防止球员任意解约,应对球员单方解除合同进行限制;俱乐部单方解除虽有较大的自由度,可因球员过错、伤病、竞技表现等原因单方解约,但应有保障合同、签约金等保护球员权益。

    2013年06期 v.36;No.167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47 ]